第102页

高要县同样也是如此,在后世高要县境起码有几个县存在,现在山山水水都归一个高要县,人口相较后世更是少得可怜,除了高要县城,太平军西行路上,周士相便再也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村镇。越往西行,越是荒凉,百里无人,所见也从平原丘陵变成连绵山区,官道早就残破不堪,大半时间太平军并不是在走,而是在推。山路之上,车马行进的速度可以用蜗速形容,人再急也没有办法,只能一点点的往前移。好在前方并没有清军拦截,后方雄威营也没有发现有清军从高要追来,只要天公作美不下雨,再用四天,太平军就能踏入新会境内。

天热,肉食根本无法保存,从高要城缴获的猪羊本就有限,早就被将士们吃了个精光,又哪里会舍不得吃变臭呢。发现各营军士在扎营时都喜欢到边上的小河小溪抓蛇抓青蛙后,周士相索性让百户们专门组织几队兵去抓,抓回来后统一用大锅倒上菜油,放上盐煮,然后由伙兵们给各队分去,以此来弥补没有肉食却要不断行军而导致的体力消耗。

不仅是蛇、蛙,鱼虾更是要抓,虎捷营干得最狠,直接将一条小河头尾堆了坝,然后两三百人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舀水,费了老大功夫竟真的将这段河给清光,捕了近千斤的青鱼、草鱼出来,当夜全营弥漫着鱼香味。周士相也吃了一条青鱼,虽然没有后世的酱油、辣椒、也没有葱花生姜,仅仅是放了点油和盐,可吃着就是无比的鲜美,整整一条足有五斤多重的青鱼竟被他一人吃了大半。

22日,太平军在经过五天行军后,到达高要最西边的羚羊峡,这羚羊岭地位峡谷之中,有居高扼要之势,高要县名也是从此地得来。在进入羚羊岭前,周士相命前面的震虏营派了一队兵进去查探,确认没有清军伏击后,大队人马才随后进入。当夜,全军就在羚羊岭进了一夜,天热,晚上不盖被子也不嫌冷,唯一麻烦的是蚊子太多,营中没有多少驱蚊的药草,所以夜里官兵拍打蚊子的声音是此起彼伏,直至下半夜方才听不见响声,却不是因为蚊子都被拍光,而是所有人眼皮子都抬不起来,只想睡觉,哪还去理会那些蚊子。

蚊虫最易让疟疾横行,受了一夜蚊子叮咬,第二天醒来脖子、手上都是大泡子的周士相第一时间就是召集各营百户、试百户军议,军议的内容却不是行军,也不是打仗,而是如何防蚊虫叮咬。

第123章 消息

军中无小事,行军打仗是大事,衣食住行也是大事,蚊子叮咬看着是小事,可在周士相看来却是和攻城拔寨相等的大事。要知道疟疾的产生大半就是蚊虫叮咬造成,一旦军中流行疟疾,虽说疟疾的致死率并不高,可正常人哪经得住天天发烧打摆子,动不动就上吐下泄的,在没有有效医疗手段,如抗生素的情况下,想要疟疾完全治愈靠得只有时间和病人自身的体能,除此之外再无办法。

而太平军当下缺得就是时间,执行得又是千里转进任务,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军中发生疟疾,可想而知后果是什么。即便没有发生疟疾,士兵天天睡觉时被蚊虫叮咬,如何休息?没有足够的睡眠就没有足够的精神,没有足够精神,又如何能在白天行军,又如何能和前面的清军厮杀。鉴于此,周士相便有必要召集各营高级军官军议,集思广议,以便能够找出一个防蚊治蚊的好办法。

除雄威营外,其余四营百户、试百户在得到命令后都赶到了位于羚羊峡最高处的千户所,说是千户所,也就是临时搭得一个窝棚,拢共也就能挤十来个人,多一个都不行。

千户所边上还搭了一个木制的了望台,专门有几个眼神好的士兵负责了望。从了望台往下看去,峡谷内外一览无余,任何人想要潜进峡谷而瞒过了望台上的太平军都不可能。

众百户和试百户们情况不比周士相好,一个个不是这里被挠得红通通一片,就是那里被蚊子叮出几个泡子来,再一问,基本上都是下半夜才睡着,上半夜全忙着在那拍打蚊子了。

这帮高级军官坐下后,一个个萎靡不振,就是平素最能熬的横肉葛正和秃子蒋和也耷拉着脑袋,提不起精神气来。

周士相看在眼里,心下叹口气,他不怪部下们如此不堪,因为这不单单是被蚊子叮咬的事,而是自高要出发后,白天大半时间都在行军,光是行军并不算什么,问题是原本应该休息的夜间却因为蚊子叮咬而无法安睡,休息不好,人困马乏的,人如何吃得消?现在这些部下们还能坚持,再这样熬上个三五天,到时任你是铁打的汉子也得趴下。

身为千户,身为这些人的首领,周士相有责任也有义务替部下们排除非战因素的干扰,因此他将召集众人来的目的简单说了。

一听千户大人找他们来是为商量如何防蚊子的事,众百户们并没有感到小题大作,而是人人深以为然,葛正一脸向往的说了句:“要是有蚊帐的话,大伙就不必受这苦了。”

闻言,秦智生苦笑一声:“咱们这是行军打仗,你当是在家享福,还蚊帐呢,荒郊野岭的你上哪弄蚊帐去?再说这么多人,要多少蚊帐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