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郡主快快免礼。”

朱由榔看着这个远房堂姑,想到她的伯父和父亲,心中说不出的滋味,感慨良多,上前牵过郡主,含笑问她:“这些天还住得惯?”

“淑仪住得习惯。”

虽是侄孙,但永历帝朱由榔比朱淑仪大了近20岁,加上这些年疲于奔波,看着也显老,故而在朱淑仪眼中,堂侄朱由榔倒像是父亲一般。

王坤上前给王皇后和长乐郡主见了礼,又去搬来两只锦凳。

“习惯就好,朕就怕你住得不习惯。来,坐下说话。”朱由榔示意王皇后和长乐郡主坐下说话。

“听郭学士说,当年你本是和唐王一起从广州逃出,为何后来又与他失散了呢?”

朱由榔所说的这个唐王肯定不是长乐郡主的父亲朱聿燠,而是她另一个叔叔,现在文村的朱聿锷。

“淑仪当时还只七岁,被乳母抱着与叔父一起逃出广州,半路却被清军追上,乱军之中乳母抱着淑仪与叔父走失,不得已乳母便带淑仪回她的老家罗定州。淑仪在那生活了数年,乳母不幸染病去世,后来淑仪听人说叔父在台山一带,便想去寻他,哪知路上却碰见土匪叫他们掳到了寨子里去。”

想到最疼爱自己的乳母之死,朱淑仪红了眼眶,强忍住心中悲意,继续说道:

“那些土匪见淑仪年幼,又不说话,只道淑仪是个哑巴,便叫淑仪替他们做饭洗衣。淑仪在那个寨子里住了有六年,后来这帮土匪听了一个秀才的话下山去打罗定州城的清军,那秀才带土匪们下山后,被土匪掳来的女人都下山跑回家了,淑仪一个人不敢呆在那里便也下了山。下山之后,淑仪无家可归,便想一个人去台山找叔父,可又不知道叔父究竟在哪里,直到路上遇见郭大学士。”

“若不是淑仪,郭大人便过不了清军的关卡,甚至还会被清军抓去,每说起这事,郭大人都对淑仪赞不绝口呢,视淑仪为救命恩人呢。”王皇后插话道。

这些事情王皇后自然和朱由榔说过,想到郡主小小年纪就吃了这么多苦,朱由榔不由叹了口气,对长乐郡主道:“郡主这些年真是吃了不少苦,朕听着都是心酸,唉,我朱家子弟真是多灾多难。”说着,不知为何突然想起自己在肇庆走失的那两个亲生骨肉,竟然也是眼眶一红。

王皇后见丈夫这样,知他是想念骨肉,怕他过于伤感伤身,忙对王坤道:“去叫人送些点心来,皇上忙到现在想必也饿了。”

“是,娘娘。”

王坤忙出去命宫女送来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