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页

具体战果和斩获需要统计之后才能正式上报,周士相严禁部下虚报多报瞒报,因此于世忠用这五个字先行向大帅报喜,叫他安心而矣。

……

线国安跑的气都快岔过去,周国定和万枝笔这两个王八蛋不知从哪弄来的马,骑在马上领着一帮光头兵就这么死追他不放。

线国安撑不住了,麾下那千余汉军在太平军步骑和那些光头降兵的追杀下已然溃不成军,始终一直跟着线国安的汉军不到百人左右。

四面八方都是太平军,后面响起的也都是“活捉线国安”的呼喊声,那声势那场面如十面埋伏般。线国安不是楚霸王,他可没那本事杀个十进十出,甚至于他现在想冲动一回掉头和太平军拼命都不得。

线国安实在是太累了,一连奔了三里地,喘的舌头都要吐出来了。左右亲兵们也是累得不成样,有兵士一边狂奔一边狂饮水囊,结果一下被呛住,咳的血都出来了。

这仗败的实在是太惨了,线国安从军以来还未有过这等大败,便是当年跟着孔有德从登州登上海船出海逃亡都没有像今日这般凄惨过,在广西时被李定国接连大败时,也不像今日这般狼狈。

线国安真是要吐血了,他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能有匹马代步。两侧不时有骑马的满蒙兵冲过,可没有一个满蒙兵会跳下马将自己的战马让给线国安这个汉人提督。战场上无主的战马倒是多,可都在后面,谁又敢去抢?

逃跑的满蒙骑兵比两条腿跑的汉军好不到哪里去,他们的身后同样是紧追而来的太平军骑兵,相对于那些逃命的清军步卒,他们这些骑兵才是太平军重点追杀的对象,更何况他们还是满蒙大兵,在太平军眼里,他们的性命可比汉军绿营值钱得多。

负责追杀清军骑兵的是马鹞子的副将、蒙古人阿勒塔,这人好酒,潮惠大战从玄武山捡回条命,结果因为喝多了酒差点被济度给砍了脑袋,后来被发配到陆丰城监视城中太平军。不曾想,这蒙古汉子却成了最先和太平军接触,并第一个向太平军投降的蒙古人,其后替太平军秘密联络困守碣石卫的蒙古额真苏日勒,直接导致苏日勒带领蒙古兵作乱,使得潮惠大战最终以济度之死告终。投降之后的阿勒塔先是被任命为百户,后因征讨广东先启玉部升副旅授千户,随东进支队攻打宝庆四府有功,再升一级,成为王辅臣的副手。

阿勒塔懒得理会那些正在逃跑的清军步卒,领着所部骑兵只追杀溃逃的清军骑兵,这会目光盯住了满州固山额真阿尔津。没办法,谁让阿尔津身上的铠甲看着最气派,也最显眼呢。为了抓住那个显眼的满州大官,阿勒塔亲自领兵去追,和主将马鹞子一般,都是豁出去要将这满州大官擒于马下。

前方将旗下空无一人,阿尔津欲哭无泪,他知道罗托跑了,没有人能救得了他,想活着回去,只能靠自己。

从太平军将旗那边撤下来后,阿尔津就失去了对部下满蒙骑兵的有效指挥,很多满州子弟经验不足,竟然四散乱跑,结果被太平军的步兵给围住。一些满州子弟更是吓得大喊大叫,恐惧令得他们都忘记了怎么控马,拉着战马不断抽鞭子,可人马只在原地打转,等到太平军冲上来,他们竟是直接吓的哭了。

满州子弟不成器,蒙古人更不成器,大难临头竟是先行逃命,浑然忘记满州子弟的性命比他们宝贵的多。

若是自己能活着回去,阿尔津发誓一定要向朝廷进言,重新整顿蒙八旗,对于满八旗更要勤加训练,以后不管大小战事,满州子弟都不能再躲在后面捡汉军和绿营的功劳,要不然长此下去,满州子弟便上不得战阵了,到那时,大清根本就要易位,汉人的江山便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