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页

“齐王真是神人,竟然料敌如此先机。”

唐三水不知道自己说什么好了,他也是刚刚知道顺治驾崩的消息,可从周士相这信中来看,对方分明就是早知道顺治会病死。他不由猜测,莫非顺治的死和齐王殿下有什么关系,要不然对方何以知道顺治会死?

亳州的金砺在转送皇帝驾崩消息和遗诏、太后懿旨时,同时告诉唐三水,皇帝驾崩是因为染了天花,病重不治。两相一结合,唐三水心下就有些乍舌头了,他怀疑是不是周士相的人潜伏到了紫禁城中,偷偷散播天花病役导致顺治染病。若真如此,那贼秀才可真是贼了。

“殿下还有什么交待我的?”

唐三水按下心头困惑和震惊,看向陈千户。他想周士相不可能千里迢迢送封信来就为告诉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果然,那陈千户确还带有话来。

“大帅要我问提督大人,可愿扶保大清?若愿,则请大人看第二封信。”

第1057章 周王

鳌拜不是最先收到皇帝驾崩消息的,最先接到京城急递的是在开封的河南巡抚贾汉复。

鳌拜在中牟,年前腊月寒冬,他就在那里部署一场大战。

鳌拜的对手是吴三桂的大女婿夏国相和大将郭壮图。

胡国柱和王屏藩失利之后,吴三桂便准备着一场决战,一场决定中原到底归谁的决战。为了筹集粮草,一道道命令从洛阳传出,一辆辆粮车从潼关不断的驶往河南,粮车的背后是陕甘全部的战争潜力,是陕甘无数家破人亡,嗷嗷待哺的家庭。

洪承畴死时就给吴三桂说过,陕甘之地太过贫瘠,根本无法支撑长期战事,故吴军须速战速决,万不能有所迟顿,否则光是漫长的战线和二十多万大军消耗的粮草就足以将吴军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夺取西安之后,吴三桂却是一错再错,先错在未能及时东进夺取潼关,再错在未能全军进占开封,导致北京的满州八旗及时来援,将吴军挡在了开封以西。

永历皇帝身死和贵州失陷的消息也让吴军上下心人惶惶,在洛阳问过“天意”之后的吴三桂终是在方献亭、胡于宣等谋士的劝言下改辽王为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首次以他吴三桂的名义发布了伐清檄文。同时在洛阳筑高台,亲往哭祭永历,哭祭之时,吴三桂哭得十分伤心,周围之文武百官和洛阳百姓人人动容,俱是大哭,哭声直震九宵。

哭祭之后,吴三桂便领大军前往郑州,欲亲自带兵攻打鳌拜。时近年关,双方不约而同的罢兵休战,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

自崇祯以来,河南无年不灾,无年不乱。大灾年景,天下局势纷纷攘攘,谁也不知道明天到底会怎样,谁也不知道这天下一夜醒来是归了明,还是属于清。过年的气氛在中原大地几乎都看不到,所有人都嗅出了空气中的燥动的厮杀之意,没有人愿意成为这场大战的炮灰,成为明清争鼎的受害者,但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这人吃人的世道里拼死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