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页

只是,这个办法却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围点打援”的那一方首先自己得能存活下去,得有足够的粮草支撑他们这一战略。现实是忠贞营不管哪个头领,都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他们。故而这个战略意图在真正实施起来就有点照猫画虎,不伦不类,往往不能奏效。

既围不了点,也打不了援,忠贞营自是无法通过战斗缴获清军粮草,无法通过破城掳掠人力物力发展壮大。而他们一惯的“流寇”行事,注定他们的控制区内必定是一片狼藉,根本不可能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没有“缴获”,却又疯狂“招兵买马”的忠贞营在到达自身能力临界点时,他们就不得不停止“扩张”,四下里打转为自身的吃饭穿衣问题忙碌,如此一来,自然就被限制了行动力。反之,自然就有许多的城镇得以保全,哪怕仍在清军控制之下,却不会如一些地方般成为“白地”。

周士相准备解决了荷兰红毛鬼之后,立即出动水师北上抄辽东,断宁锦,截断满清八旗余下老老少少的退路,将满州这一祸害了大明长达五十年的“畸胎”彻底解决掉,不使他们再有回到白山黑水,日后重新崛起的机会。

这个战略那是要将满州上到牙齿掉光了的老梆子,下到襁褓中的小崽子全部解决掉,一个不留。

这个战略是周士相为父母妻儿,也为甲申以来死难的亿万同胞做的最后复仇。在此之前,他断不能容忍有谁破坏他的战略意图,“打草惊蛇”,从而让满州人提前从北京退回关外,使太平军在未来不得不在关外投入大量兵力进行长期的治安战,围剿战。

只是,没有人知道周士相的想法,也不知道他有那么大的雄心。

李来亨也不知道,所以他在反复考虑之后,决定带忠贞营北上,一为这帮叔伯谋个出路,二来解决军中的粮食问题,三来也是想帮暂时无力北上的太平军打个前锋,要是他这边进展顺利,那太平军也能趁势北进。

李来亨真是好意。

……

当年闯王打进北京城,那可是顺风顺水,沿途所经明军几乎都是望而风降。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在这首童谣的传唱下,闯军终于打进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