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那年轻人身体孱弱,行动却非常机敏,在双方武力值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利用环境轻松摆脱了追捕,而丢失了目标的港黑群众毫无头绪,只能留在原地茫然不知所措。

在织田作之助准备收回视线,换条路回家的时候,他却看到那年轻人倒在了地上。

好奇的心思不合时宜地冒了出来。他一步一步走过去,俯身查看,发现对方并没有陷入昏迷,只是很虚弱。

年轻人有一双紫红色的眸子,眼底挂着一看就是休息不好造成的黑眼圈,黑色发丝又柔又细,头上戴了顶白绒绒的毡绒帽,似乎是个外国人。

“能听懂日语么?”变声器让织田作之助的声音毫无温度。

“能的。”年轻人轻声回应,并抬起眼望着他,眸中鲜艳的紫红色像是会发光,毫无警惕之类落难者应有的情绪。

这是个很善于隐藏自身想法、敏锐又聪慧的人,完全不需要他人多余的关心,自己就能很好地处理问题。

他想了想,还是把随身携带的药品留给了年轻人,哪怕知道自己是多此一举:“都是些伤药,如果你哪里受伤了可以试着用用。”

年轻人抬起手来,却不是拿过药品,而是试图抓住他的胳膊。

这是求助者祈求帮助的信号,肢体接触意味着安慰和信任。这时候如果给出正面回应,一定能让年轻人的心情轻松许多。

他却撤开手,谨慎地后退了一步,与年轻人保持安全距离。

年轻人露出了些受伤的表情,大概没想到好心人对自己警惕心这么大。

但这样的示弱表演完全无法触动到他。

“谢谢您,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

他闭口不言。

“那么能告诉我您是做什么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