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

至于为啥不全部下诏狱,理由很简单,朝臣没几个屁股干净的!

朝廷给百官的俸银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一个县官月俸七石,还要养活底下没有品级和编制的一大堆诸如师爷、衙役等手下。

谁还没点进钱的手段?

由于一直在忙活打仗,对于这些还能干点实事儿的朝臣,刘鸿渐也并未来得及处置。

“刘卿早便知道?何以不告诉朕?”崇祯惊呆了,宗亲结交朝臣,在崇祯心目中,不比抗御外敌小多少。

这都是老朱家世代相传的祖制,宗亲结交群臣,图的啥?

他们不缺银子、不缺女人、不缺地位,唯一缺的便是权势!

亲王虽然地位极高,但却并没有实权,而想得到实权,便只有想办法上位。

定王朱慈炯年岁尚小,崇祯以为这事儿都是那些个朝臣的蛊惑和怂恿,外加上太子朱慈烺那个性子……

崇祯断然不允许自己身死之后,大明再次上演百年前宁王作乱朝廷之事。

“皇上,臣觉得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这些小事若都要禀告给您的话,那您岂不是整日里都要忙活了。”刘鸿渐仍旧觉得崇祯小题大做。

“刘卿糊涂呀,朕在,他们必然不敢妄为,若朕身死,宫里必然乱起来,此事断然不可置之不理!”崇祯并未斥责,只是轻声的跟刘鸿渐说明利害。

虽然刘鸿渐大多数时候见解都很独到,但在政务方面,不得不说跟当了十八年皇帝的崇祯相比,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朱慈烺性子似崇祯,而且向来以崇祯为榜样,熬了十八年,一部分朝臣自然不希望迎接来的新皇帝仍然是这般‘货色’。

他几乎可以想到,若自己身死关外,这些朝臣就不止是往定王府跑了,估计京营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崇祯和刘鸿渐北伐成功,自然是功盖千古,但那是崇祯,不是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