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组4

摄像过来问:“拍哪一镜?”

导演翻一翻本子,说:“阶前听雨这一节。”

古代电影总是会喜欢拍下雨,拍出来画面好看,也方便抒情。

摄像让人先去开水管,试一试雨。

摄影棚的好处就在这里,让下雨就下雨,下多大都行。

于是顶灯全开,天花板上的洒水器开始往下淋水。导演和摄像在监视器前看画面,调整灯光和雨势。

等柳苇到场时,雨已经下完了,摘星楼的阶前屋檐全都淋得的,灯光大亮,鼓风机开得慢,吹小风,工作人员站在楼里测试。

路露送她来,让她去换衣服,他去找导演。

路露直接问:“今天拍哪一节?”

导演把分镜本给他看:“阶前听雨。”

分镜本就像漫画,一格格画着大概的情节和角色,画得还是挺精致的。

阶前听雨这一节上的画面就是姜姬因为雨后无法出去玩,就靠在栏杆处,看到阶下站岗的姜武,两人一个楼上一个楼下的传信玩乐。

陆北旌不在,所以只拍姜姬在楼上的画面,到时再将两个画面给剪到一起就行了。

路露把分镜本还给导演,在旁边找了个地方站着等开拍。

导演和摄像又排了一遍程序,柳苇化好妆出来了。

只看柳苇,导演和摄像都是没有一点意见的。一个在镜头前仿佛会发光的大美人,有她在拍摄就成功了一半,她能让整个画面都有了灵魂。

只要她会演,会一点点都行。

导演的标准很低。

导演给柳苇讲戏,说:“一会儿你上去,靠在栏杆上,你要很开心,像一个天真的小公主那样的开心,行吗?”

柳苇点点头。

导演:“那你上去试试。”

柳苇就上摘星楼,在早就决定好的机位处坐下。这里上下左右前放了五个固定机位,现在全都闪着红灯盯着她。

栏杆上的,鼓风机吹过来的风轻轻的吹起她的头发。

她现在是披发,漆黑的头发加了假发片,垂在背后。

她坐下来后,化妆跟上来给她整理头发。

导演在下面,给她比手势:3、2、1。

摘星楼地势高,她这样能清楚看到导演旁边的路露和几个工作人员。

摄像头发出机器的呜呜声,它们开始工作了。

这段表演仍然没有给她台词。

柳苇已经熟知机位的位置,经过梁平和陆北旌的□□,她清楚的知道在镜头面前表现,其实就是要找角度。

不是说找角度让自己显得更好看,而是找角度让画面显得更好看。

就是构图。

影视构图和图片构图差不多,都有异曲同工之处。陆北旌说他当年为了练构图,学了很长时间的素描和油画,现在没事时还要画两幅找找感觉。

她没时间去学素描,但每天都用手机给自己拍照,到现在已经有一点点领会到构图是什么意思了。

导演和摄像一个看镜头,一个看监视器,都在等柳苇动作。

没有人催她,整个片场的视线都集中在女主角身上。

然后,柳苇动了。

她伸手把一只袖子给撸到底,将雪白到快要透明的胳膊在光下伸到摄像头前,然后她用手在栏杆上一撸,把上面的水全都抹掉了,水珠在镜头前飞散碎烂。

摄像点头。

这一幕漂亮。

然后柳苇在镜头下笑了一下,好像玩水玩得很开心。

导演一笑,觉得这一点挺对味的。

但紧接着,柳苇的嘴角一吊,好像又不开心了。她把脸枕在栏杆上,眼睛不知道在看哪里,但栏杆顶上和下面的两个摄像头都拍到她的脸了,她就用侧脸枕在那里,枕了五分钟。

没有笑容,就像是在发呆。

这和导演的指示完全不同。

导演的脸色顿时不妙了。但旁边站着路露,所以他也没喊停,而是等摄像喊卡,拍完这一镜,他再去看画面。

摄像让开,看到他脸色不好了,但他没说什么,而是指给他看:“你看一下这两镜。”

导演打开这两个机位拍下来的片断,重放。

一镜是栏杆上方的,它拍到了柳苇雪白细瘦的胳膊在深色的的栏杆上飞快的一抹,动作干净帅气,飞散的水珠也很有动感。

然后柳苇枕在栏杆上,上方的镜头拍下了她的侧脸和摊在栏杆上的黑发,怎么说呢?构图和色彩对比都很强烈。

另一镜是从下面拍,所以拍到的是一个类似偷窥角度的画面,但也很美,因为柳苇枕在栏杆上,雪白的脸和深色的栏杆紧紧贴着,栏杆上有水,就显得性-感了,而且构图是三角型的,在画面上看很漂亮。

导演不说话了。这两镜很完美,他不会删。

摄像说:“你知道吗?我看了都觉得这像梁导以前拍的电影,画面干净、动感、有性格。”

梁平能在一众青年导演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他的镜头语言。他的电影,画面色彩都很干净,画面内容也很丰富,而且他的风格偏商业导演,不会用多余的镜头去浪费投资者的钱,追求个人表达,他一直追求的都是好莱坞式的爆-炸风格,画面就要一个好看。

柳苇刚才的表达就很像梁平喜欢的风格,颜色对比强烈,画面有故事性。

梁平喜欢演员有点小动作让画面活起来。

柳苇刚才那个抹平栏杆水滴的动作就不是导演要的,而是她自己做的,为的是让她这个角色活动起来,而且为了怕导演删镜,她考虑到了画面的平衡和美感,靠美丽让导演舍不得删。

这个思考很成熟了。以一个演员来说。

导演把这两个镜来回重复播放,不得不承认,这个演员的表现力很强,她长得美已经先声夺人了,又能在画面中活起来,不当木头美人,给自己的人物一点独特性,还能考虑机位镜头。

别看每个演员上去前都有助理告诉他们哪里有机位,哪里有镜头,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记住,能记住,还要会表现。

不是时刻把大脸怼给镜头就行,也不是时刻扭着脖子非要把侧脸给镜头,演员要考虑的不是我拍出来美不美,而是这个画面拍出来好不好看。

导演和摄像首要考虑的永远都是画面,而不是里面的人。

导演虽然不舍得删,但他还是有点生气的。

他不喜欢演员在镜头前自作主张,刚才他让柳苇开开心心的演,结果她演了一个发呆出来,这等于是完全没听他的话啊。

导演喊卡之后半天没回来,工作人员已经给柳苇补好妆了,她就在原地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