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读剧本之我见

剧本有的是给大纲,有的是编剧写好的半几幕,有原著的也?是给原著的前几章。

读起来多多少少是有点累人的。

她?建了两个?文件夹,一个?是“不可”,一个?是“还行”,本来还想建一个?“优秀”的,但看了几个?后发现?不着急,等?真碰到一个?优秀的本子时再说。

陆北旌看本子比她?慢得?多,一天过去?,发现?她?已?经看了二十?多个?了,而且大部分都?在“不可”这个?文件夹内。

家政阿姨做好饭就走了,两人坐在餐桌上吃饭。

陆北旌一边吃,一边分心的拿平板看她?扔到“不可”这个?文件夹里的本子,问她?为什么这些不可以。

陆北旌:“你是怎么挑的?”

柳苇想了想说:“看我想不想看下去?。”

陆北旌在其?中看到了他非常看好的一个?本子,挑出来问:“这个?《铁路工人的一生》为什么不好?”

柳苇:“因为我觉得?不好看啊,他开头写的是婆媳关系,但问题是他无条件维护婆婆,指责妻子,并认为这是这个?角色忍辱负重的一面。”

陆北旌有点茫然,他努力理解她?的话:“家庭关系确实是一个?难题,他的家庭如此复杂混乱,他肯定是觉得?难过的。”

柳苇:“他无条件维护婆婆指责妻子啊!受委屈的是妻子,他一个?拉偏架骂人的凭什么觉得?自己?忍辱负重啊。”

凭心而论,这个?本子确实是在一堆烂片中,有闪光之处的了,因为显然它是有内容的,不是瞎写。

大纲写的是一个?铁路工人的一生。他早年?上铁路学校,后来接了父亲的班,父亲癌症去?世,他和母亲、妻子、女儿一起住。

他在铁路上工作,时常跟车,平时很少在家,工作很辛苦。妻子工作也?很辛苦,女儿读书成绩一般。

开头第一幕就是他在火车上打盹,到站后可以回家了,就赶紧跟工友们把列车收拾一番,在夜色中骑自行车赶回了家,当时是凌晨四点,家里人都?睡了。

他在厨房下了一碗面,吃完收拾好厨房才回房间睡觉。第二天早上就被家人吵架的声音吵醒了。

起因是妻子给女儿买了一辆上学的自行车,有点贵。婆婆嫌太贵了,想把车给退回去?,自行车行肯定不给退啊,婆婆又生出一招,她?把这自行车给卖了。

一大早的,婆婆就把车推出去?给买主了,其?实就是一条街上住的。

妻子早上起来后发现?女儿上学的车没了,出去?一问听说是婆婆推出去?了,再一说竟然是给卖了,两人就这么吵了起来。

男人被吵起来后维护婆婆,也?说女儿上学不必骑太贵的自行车,坐公交车就行,不然就骑他或妻子的旧车,没必要非买一辆新车。大早上的所有人都?赶着上班上学,他把妻子推出去?,把女儿也?送出去?,再回来安慰婆婆。

婆婆把卖自行车的钱拿出来,他推回去?说:“妈你留着吧。”婆婆就收回去?了,虽然这买车的钱是妻子掏的。

等?晚上妻子和女儿回来当然会接着吵,他就先制止妻子不许她?再吵,再逼女儿承认她?不要自行车,他对妻子说“我今天好不容易休息,你让我清静清静行不行”,他对女儿说“你学习成绩这个?样子,自行车骑那么好的干什么呢?要是你能得?年?级第一,我肯定给你买,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买,但平时还是不要攀比这些身外之物?的好。”

把妻子和女儿都?说哭了以后,他背过身去?感叹家里没有宁日?。

柳苇,拳头硬了。

当然,这个?本子也?有优点。它的优点在于?它写了这个?铁路工人的一生,从铁路提速到建特快到建高铁,最后这个?工人在退体之前,因为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跟不上,已?经退了一线,只做一些简单的后勤工作了。

从结尾看,它是有升华的。是从一个?小人物?看一段历史的变迁。

柳苇一方面觉得?这个?剧本要拍,人物?要大改,或者就算保持这个?剧本原汁原味的人物?特色,但故事的视角里必须不能表达出对他的做法的支持和赞美。

但她?怀疑陆北旌会找一个?编剧真的来照她?所想的改这个?剧本。

因为,她?觉得?,他看不出问题来。

他看不出来,就不会改,或者改得?不到味。

那这个?剧本的风险就很大了,不如不要。

陆北旌听懂了她?的意思。

他说:“你认为这个?男主角的做法有问题。”

柳苇:“问题很大。剧本的作者对他的这种做法是站在一个?讴歌的角度的,可以说从头到尾,这个?男主角只要在家庭中出现?,就没有做对过一件事。但全删了家庭线也?不可以,那故事就太单薄了。全改也?不可能,动作太大,可能会影响故事情节的流畅性;增加另一个?视角也?不太好,因为这明显是一个?独角戏剧本。主角只有男主一个?人。综上,改不了,就别?要。”

陆北旌竟然有点高兴,“你学得?不错,说的都?很有道理。”而且从改编和决策两个?角度解决了这个?剧本的问题,改编可能是她?跟梁平和王导学的,决策应该就是路露的言传身教了。

柳苇有点脸热,正色道:“陆哥,我知道你会喜欢这个?本子,但它真的问题有点大。”

陆北旌想了想,还是舍不得?这个?本子,说:“我再看看吧,要是能改的话也?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