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虎帝天下5》 《武帝天下》这个剧从……

他们泡制了一篇奏表,打算试探姜寅的脾气禀性。

史官就上来读,关于先帝的一生总结,什么少时聪慧,忠孝之子之类的。为了讨好姜寅,也是为了替先帝最后办的那一桩糊涂公案做了解,史官在写的时候就如实写【帝告后有罪,其罪在异子,众皆不信】。

当初大臣们确实是大部分都不信的,但他们也没管,不管皇帝一家怎么闹都行,不要牵扯到他们就行了。

现在就趁机表白一番,我们当时是不信的。

生前的事写完了,最后怎么死的是必须要交待的。

如果想含糊,只要写某年月日,逝于某殿就行了。

史官到最后一句时沉下气来,声音放得更加响亮:“……仅三公主入侍,至天明,众人入内方见,帝毙,其乃以锣击其首,至裂死。”

柳苇在上课的时候知道,这段记载有两种写法,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史官记的,一个史官记【至惨死】,一个史官记【至裂死】,后世人研究的时候认为【裂死】才是对的,应该是指把头给打破了。

当时史官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大家一起来听写描写,这也利于后面对比查证。

这就等于是在登基的第一次大朝会的大殿上问姜寅【是你把先帝的脑袋敲破砸死的吗】。

史官念完就垂目等着上首的姜寅发话。

姜寅只说了一句:“准奏。”

意思是写的不错,我没意见。

大殿里顿时一片哗然。

目视过先帝死相的只有当时的宫女侍从侍人,还有就是后来去看过的丞相等人了。这座大殿里八成的人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没亲眼见过。

但是哪怕在他们读过的史书中,亲手把先帝砸死登基的,除了燕国,今燕州的一些不入流的家族之外,还真没有!

哪怕是据说手刃鲁王的姜姬,官方说法是鲁王是逆臣害死的。

可见官样文章的必要性。

姜寅只要肯表示一下态度,这篇文章改一下也不是不行啊。

怎么能这么爽快的承认呢!

丞相在装傻。

往下的九卿九嫔都在装傻。

这些人当时都见过先帝的样子,也都跟姜寅打过交道。特别是九嫔,在这段时间她们一直在给姜寅补课,补一补怎么做皇帝这门课。

不像先太子,他从出生就是受这个教育的。

姜寅这种半路出家的二把刀,要小心她再做出暗室砸人的动作!

——都当皇帝了,可以暗示别人下手了!

越教越觉得,姜寅要么是天生的皇帝种子,要么她就看不上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

她们不管怎么教,她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九卿后来也想试一试,然后也都迅速果断的投降了。

这叫金刚不能夺其志!是好事啊!

撞过墙的重臣全装傻,只剩下还没撞过墙的在试探。

一个愣头青就站起来质问姜寅孝道何在,忠义何在?

从父女之情上讲,姜寅砸先帝是不孝;从君臣上讲,宫女砸皇帝是不忠。

姜寅笑着说:“此言可教天下人,不可教朕。”

道理和道德都是教化天下臣民的,不是教皇帝的。

愣头青被遣下去了,但姜寅并未罚他,也没有生气。而是继续说正事。

先帝的事说完了,该说活人的事了。

姜寅先立女儿为皇储,这个众人都没有意见,跪接圣旨完事。

三岁的小公主穿袍戴冠,一摇一摆的自己慢慢走进来,先跪叩姜寅,再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由群臣叩拜。

然后就是一长串的封赏。

任腾封大王,赐号明,称明王;娃娃脸封公,赐号望舒;少年封候,赐号玉林;师橘宣封伯,赐号灵泽。

任腾等人也早就被接了进来,在后面穿戴整齐,听到封赏后就进来谢恩。

姜寅一直笑眯眯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