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页

回来吧,回来呦……

此时的宋慈进了国都,就先去都察院拜见了左都御史杜少年。

“宋兄辛苦了,辛苦了,赶路累坏了吧,感激喝杯热茶歇歇。”杜少年赶忙请他坐下。

宋慈四十出头,面相温和谦逊,此时笑道:“接到陛下的口谕,就迅速回来,幸好是在杭州境内,离得也不远。”

杜少年点点头,道:“叫你回来是好事!你应该听说刑部左侍郎周大人辞官的消息了吧。”

宋慈点点头,他现在担任杭州按察使司按察使,主管一州司法事务。大夏国的地方行政制度为州、府、县、村,州乃是一级行政区,管类似于前世大明朝的省,是很庞大的行政区域。

按照大夏国的管理方式,一州的行政方面由刺史负责,与朝廷联系最多的是吏部和户部。刑罚由按察使司负责,按察使司则多听命于都察院和刑部。至于军事便是由都指挥使司,也就是卫所负责,与兵部及五军都督府联系军务。三司执掌行政、监察、军事三权,分别只听命于朝廷号令,三司互不干涉,互不统辖,大大的削弱了地方的权力。

杜少年和宋慈是好友,为他续了一杯茶,继续说道:“刑部左侍郎的位置空下来,很多人都趋之若鹜、势在必得,更是成了皇子们角逐的战场,陛下正头痛难以抉择时,我便旁敲侧击得提了一下你,陛下猛然想起你,连声叫道怎么把你给忘了,当即下令让你回京,依我之见,你这左侍郎的位置跑不了了,哈哈……”

按照大夏国的官职划分,按察使司是从三品,而刑部左侍郎也是从三品,但一个是州长官,一个是六部长官,绝对不是一个分量。

宋慈抱拳道:“多谢杜大人的举荐,在下铭记五内。”

杜少年笑道:“你我如此就见怪了,当前我们是同榜进士,算是师兄弟,而且我也不是举荐,只是随口一提你的姓名罢了,是你的政绩突出,整个大夏的按察使,你排的上前三。不然陛下也不会听到你的名字后,立即调你回京。不过你要当心啊,毕竟左侍郎是有可能接任刑部尚书之位的,当今刑部尚书康大人年事已高,过不了多久就会致仕,你要当心现在的皇子之争啊!”

宋慈笑了笑,他常年在地方担任要职,又是实干官员,对京城的情况的确不太熟悉。看了看时辰,宋慈起身,道:“杜大人,我先入宫面圣,晚上可有空,同饮一杯可否?国都的事情,还需要向你取经呢。”

“当然有空!我早就命家中准备晚宴了,今晚不醉不归!”杜少年起身,亲自送宋慈离开都察院。

与此同时,萧锐苦苦等不到宋慈,却等到了宫中的口谕,陛下召他入宫。

所以萧锐只能安排高全多注意,如果有叫宋慈的人求见,必然好生招待。交代好,才坐马车来到午门。

萧锐下了马车,旁边马车上的宋慈也正好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