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页

所以夏皇犹豫,他不是怕,他只是明白君子不立围墙的道理。

萧锐道:“父皇,儿臣觉得你不该去,军镇那边交给儿臣,儿臣反正要巡视州府,有检查军务的职权,而且儿臣办事,父皇还不放心吗?”

夏皇笑了笑,随即来了一句:“镇守那里的是镇远侯韩明,位列十二军侯第五位,和兵部尚书霍星夜关系匪浅。”

萧锐不傻,虽然陛下说的这句话很突兀,似乎只是在介绍镇守边关的是镇远侯,但后面一句还是重要的信息。

刑部尚书霍星野,四皇子萧峰的姨夫。

萧锐要去那里,凭韩明的脾气,根本就不惧萧锐,这些领兵在外的军侯,常年抱着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心思,萧锐就算是亲王,又能对这位镇远侯如何?

到时候别说正常的检查军务,对方不下绊子都是好事了。甚至,如果真查出对方什么问题,难保对方不狗急跳墙。

“父皇不用担心,儿臣会小心的。”萧锐回道。

夏皇轻嗯一声,道:“算了,还是等明王来到再说吧。出来一个多月了,也该回去了,不知国都内情况如何,听说宋慈联合大理寺和督察院,重审了杭州湖州府的郑家灭门惨案,似乎案件中牵扯隋国公,整个国都闹得沸沸扬扬,不知道案件审理的怎么样了。”

萧锐笑道:“肯定互相扯皮,耗着等父皇出关主持公道呢。”

“哎……一点小事都办不了,要三司会审有何用处?”夏皇抱怨了一句。

萧锐道:“此案牵扯国公,其中关系错综复杂,三司的掌管不敢擅作主张也是情有可原。”

夏皇想了想,随即沉声道:“宋慈的品性朕是知道的,绝对不会同流合污、随意污蔑,他既然要替郑家灭门惨案翻案,便说明他有一定的证据,所以看来,隋国公的确在这场案件中扮演了角色,只是不知道是什么身份。”

萧锐乖巧地作出倾听的表情,没有乱说话。刚刚陛下话中提到“同流合污”,估计是指的宋慈联合楚王萧一恒发难隋国公和景王萧景,但是陛下又知道宋慈的品性,所以怀疑里面有猫腻。故而萧锐不敢乱说话,万一被陛下联想到宋慈是自己这一边的人,那岂不是麻烦了?

萧锐绝对不敢小觑陛下的智慧,简直不要太强大。

“瞧瞧朕,和你说这么多干什么,你已经离开了国都,难不成人在外面,还能操控案件的发展,整出一个证人来?”夏皇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