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页

只要去燕都待够十五天,就能获得一次免费降临,萧锐岂能放过这次机会?

萧锐不是去见燕玲珑,绝对不是,是为了降临而来的。萧锐敢发誓,自己若是撒谎,系统不得好死!系统下地狱!

看!系统没事,所以自己没有撒谎。

这就是辨证论。

陈庆之的忠诚值已经满值,不过萧锐没让他跟随自己,他这样的将帅之才还是跟随镇远侯吧,而且萧锐已经旁敲侧击点过镇远侯,陈庆之的能力出众,呆在他的手下太屈才,会被镇远侯的光芒遮掩,应该给他光耀大夏的机会。

正好,镇远侯有六万人马前往湘州,防备大赵国侵犯燕国,这便是一个好机会,可以让陈庆之独当一面。

而镇远侯不是小心眼,更不是善妒之人,他欣然同意,立即发送紧急军报回国都,建议陈庆之前往湘州担任总兵!相信五军都督府不会拒绝这个任命。

陈庆之去了湘州,会很快解决那些韩晨的义子们,然后重拾六万兵马的军心和军纪,将这支军队打造成属于他的白袍军团!

这一趟鲤城军镇之行,虽然没获得什么降临值,但却收获了陈庆之和镇远侯的支持,足够萧锐乐呵好几天了。

而此时,萧锐和郭嘉、典韦、李元芳已经深入燕国数百里,路过了两个郡,距离燕都仅剩下五六天的路程。

和大夏国不同,燕国的地方行政划分为郡、府、县,不过他的国土面积只有大夏国的一半,所以只有三十六个郡。

燕都在整个大燕国的东北方向,距离大夏国只隔着五个郡,不是国家的中央位置,也因为距离大夏国较近,一旦大夏国翻脸,举兵南下,没有过多的天险阻挡,只有一条大江燕江阻隔,一旦渡了江,便能长驱直入,夏国的兵马兵贵神速,六七日便能攻到大燕国国都,非常凶险,所以大燕国才一直想着和大夏国结成兄弟同盟。

七国之中,燕国的国土面积最小,国力也最弱,他夹在魏国、赵国、大夏国之中,建国只有二百余年,也因为三国平衡的需要,才相干无事。

不然,燕国这片疆土必然是三国交战的胶着之地。

历代燕皇也意识到自己国家弱小的处境,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地武装自己,保护自己。

比如,历代燕皇都开挖燕江,如今的燕江足有十里宽,是一道天然屏障,并且在燕江南岸,驻扎了二十万大军。这是防备大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