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页

萧锐继续问道:“你杀了令狐风投诚,城中士兵没有反抗?”

荀青道:“在下将反抗的将领全部诛杀,对其他将士晓之大义,并未引起军民愤怒。但是在下还是恳请殿下答应,夏军进驻藏东郡城后,不得伤害百姓。允许士兵缴械返乡,不得囚禁他们!他们若是愿意成为大夏之民,殿下之前许诺的条件必须照旧。若此,在下才愿意将郡城献出!”

“好,本宫答应你!你不为自己求点东西?你现在主动投诚,必将被赵国列为罪人,背负骂名,本宫不能让你受委屈。”萧锐说道。

荀青摇摇头,道:“在下不求任何东西。”

萧锐点点头,道:“那好吧,侯爷,接下来的事就麻烦你了。”

田博元笑着点点头,随即和荀青一同出去,开始接收藏东郡城。

此时帐内,只剩下萧锐几人。

郭嘉称赞道:“这个荀青不简单,可堪大用!”

“是啊!可惜了,这样一位忠义之士被赵国耽误了!”张良也赞道。

萧锐看向两人,他只觉得荀青此人聪明,却没看出是忠义之士。

“两位先生何出此言?他现在都叛国了,何谈忠义?”李元芳也好奇问道。

张良解释道:“说他是忠义之人,不是对赵国,而是对百姓,是对藏东郡城的士兵。我们攻心计之下,东藏郡城的人必然跃跃欲试,准备杀令狐风,不管怎么说,这种行为都是通敌叛国,乃是诛九族的大罪。现在大夏士气强盛,万一灭不掉赵国呢?万一我们撤军了呢,到时候这群反叛的士兵、百姓都难逃死罪。”

郭嘉接着道:“而荀青,这位郡守独自抗下了投降的罪责,这样将来就算赵国朝廷怪罪下来,也是他一个人的事,不会牵连百姓。”

萧锐和李元芳等人这才恍然明白。

张良感慨一声,道:“其实赵国不缺忠义之士,只是赵国这盘棋被赵皇玩臭了。对荀青而言,他带领城中将士死守,到时候就算战死了,也算是舍生成仁,死后会获得精忠报国的名声,但现在他投诚了,背负的却是骂名。甚至乎就算赵国灭了,也洗刷不掉背信弃义的骂名。有时候活着比死还需要勇气!”

萧锐默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