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页

大夏的造船业不如前世大明,而不足的地方集中在超大型海船的建造,上次沈万三海航,都是挑选的境内最大的海船了,最长度仅有八十米,比起大明宝船还是逊色一些。

大明的宝船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这么庞大的海船吃水量就超过六米,所以基本上不能在陆地湖泊旁建造,只能在沿海建造。

现在降临“大明宝船”很适合,可以在沿海修建宝船厂,命令工部修建大型海船。已经进行过两次航海贸易,获利不浅,所以这个营生需要继续进行。

其次,平波侯正在攻打倭国,等灭掉倭国后,便要在这里修建中转站,正好满足宝船的停靠。

而且,有了大型宝船的制造经验,中小型船只更是得心应手,也能飞速提升大夏的造船业发展。

系统的这次降临也是利用专科学院的途径。一位专科学院的老师,而且还是虎贲阁的工匠大师,他发明了“大明宝船”的设计图纸。

为了促进这种工匠精神,萧锐让工部尚书宋应星亲自出马,奖励对方大笔白银以示鼓励,同时进入工部担任监事,有了官身。

上次的滑翔翼,再加上现在的“大明宝船”,朝廷如此重视发明创造,极大鼓舞了无数工匠,让他们看到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也给萧锐提个醒,自己既然鼓励发明和创造,鼓励制造业,那为何不更进一步的宣传。

手工制造业也能提升生产力,推动促进并不触犯现有的阶级,不会让权贵们感到恐慌。

因为工匠就是工匠,难不成还能进六部,进内阁?他们只能在工部这个行业发挥作用,而不侵犯其他利益。

所以萧锐立即召开内阁会议,把几位内阁大学士都请了过来。

六位大学士济济一堂后,萧锐说道:“把几位大学士请来,是有件事和你们探讨一下。专科学院一名工匠发明了宝船设计图,相信你们有所耳闻。此图设计出来的宝船是大夏规模最大、最先进的海船,不管是对航海贸易,而是对外作战,都是增加大夏国力的体现,本宫已经让宋大人进行了嘉奖,而很多工匠都受到了鼓舞,开始研究发明。所以本宫有个想法,准备有工部发起并组织,名称为‘大夏第一届科学进步奖’的活动,由工部进行筛选大夏国境内最优秀的发明创造,评选的标准自然是为大夏创造价值和财富。共评选出十个名额,并通过大夏日报向世人介绍和宣扬。而这十人,他们不仅能获得高额的奖励,还能进入工部担任职称!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工部尚书宋应星大喜,道:“殿下,此计甚妙,必能激发工匠发明创造的热忱!”

一旁的内阁首辅李明冲道:“殿下,此举若是大肆宣扬,能激发工匠的热情,是不是也会捧杀他们,让他们变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