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页

当正月过去,进入了二月,距离惊蛰节气还有十天。

有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所以惊蛰节气的来临,预示着春耕的开始,冬日的寒冷终于要过去了。

没有哪个国家会不顾春耕而开战,耕种乃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更何况现在灾害频繁,若是还浪费春耕的机会,那就真的民不聊生了。

所以各国都开始准备春耕播种。

大夏的农民同样如此。

而就在这时,许久不过问政事的夏皇,突然连发十一道圣旨,急召十一位军侯回京述职,就连倭国的平波侯也收到了命令。

他已经攻打到江户南面四百里外,现在突然急召回京述职,也出乎他的所料。但没办法,他只能回国,把带兵打仗的任务交给了戚继光。

夏皇的这一举动牵动了众多权贵的目光,纷纷张望看着陛下到底意欲何为。

权贵中自然有聪明的人,他们已经猜到了原因,甚至于十一位军侯也有猜到原因的,但是他们不敢不回京,陛下的威严还无人敢反驳。

就这样,手握领兵权的军侯们陆续返京,到惊蛰前夕,只有路程较远的常胜侯、冠军侯、平波侯几人还未赶回来。

白虎侯通敌叛国后,已经问斩,所以大夏只剩下十一位军侯,这十一位都是从最早期就支持夏皇,并帮他从最落魄的皇子一点点走上至尊之位,并且随夏皇南征北战,见证了贫瘠、弱小的大夏变成现在的盛景。

他们都是从龙之臣,所以才能被封侯。随着陛下进入耳顺之年,这些侯爷的岁数略长或者略小夏皇一些,但也都是耳顺上下的年纪了,也都快力不从心了。

现在已经有七位军侯返京,他们回京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面见陛下、面见太子。萧锐在这次大戏中的角色只是旁观者,所以静静的看戏就行。夏皇在宫内设宴,又把忠勇侯张劲夫叫来,好好款待了八位军侯。

酒宴上,夏皇只谈私事,谈天说地,聊聊当年的趣事,只字不提召他们回京的目的,几位军侯中有性格比较直爽的,那内心痒痒的厉害,恨不得当面发问,但又怕惹陛下生气,最终不了了之。

酒宴散去,几位军侯酒没多喝,闹得一肚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