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页

看得出来,秦羽的三观还是很端正的,不过他也有要求,他的封地不变,而且爵位世袭罔替,可掌握私军,秦正事后不得以任何莫须有罪名恩将仇报。

只要答应这些条件,秦羽愿意认同秦正皇位的正统。

另一边,书信送到庄王秦项那里,却遭到了秦项的反对。他为人城府极深,性格阴沉,认为秦正是故意利用他来对付夏军,打得好盘算,自然不愿意成为棋子。

随后,秦项斩杀了前来游说的大臣,然后送出回信羞辱秦正得位不正,才酿此大祸!

对于秦羽的回应,秦正还算满意,让他世袭罔替就是了,掌握私军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你若真的拉起几十万的私军,那秦正也不放心啊。

而对于秦项的回应,秦正自然是大怒,立即下旨答应了秦羽的所求,同时要求秦羽出兵,和朝廷的兵马一起先灭掉秦项再说。

谁知秦羽不同意出兵,他愿意出兵对抗夏军,但不会对秦项下手,所以想解决秦项,还得靠秦正自己。

秦羽也怕是秦正的阴谋,故意削弱自己的兵力。

秦正无奈,只能派遣白蒙、蒙恬围剿秦项,而且是不惜代价!

白蒙和蒙恬不愧是五虎上将,两人各领十万大军,前后围剿,耗时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扫除叛贼,活捉秦项。

终于赶在夏军压境之前解决了内忧问题,接下来就是迎战外敌了。

随后,秦国开始整顿兵马,并商议如何迎战来犯的夏军。秦正能依仗的武将自然是白、蒙两家,所以任命蒙恬为兵马大元帅,负责此次兵事。

蒙恬不敢大意,他的弟弟和堂弟都死在了东启区域,便说明了大夏的手段,尤其是此次的统帅韩信,现在看来绝对是厉害角色。

蒙恬和几位大将军商议着对策,到底该怎么应对夏国的来袭,是直接把兵力推到秦岭三关,直接在关前拦住他们,将他们拦在家门前,还是在对方可能进攻的各郡地区,根据地形地势进行阻击。

蒙恬的建议是根据地形地势进行阻击,这样能扩大自身优势,毕竟秦岭三关已经丢失,夏军掌控着门户,进入秦国领地是拦不住的。

但白蒙却提出相反的意见,就因为夏军掌握了秦岭三关,所以才得在关前拦住对方,不能让对方进入秦国国内。夏军兵分八路,一百六十万兵力,而且准备充分,一旦让他们在境内肆无忌惮,时间一长,整个秦国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