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挪借资金做买断

“是啊,信浓今年的豆价似乎上升了三四成,不过与我而言并无大碍。”助左卫门说话自然有大商人的气度。

原来他们这些大商人都不怎么和农户直接对接,他们一般是直接和领主大规模的采购。而且由于秋收后农作物大量上市,他们还能压低价格,甚至直接不给钱白拿。

毕竟大名领主日子也不好过,欠了这个大商人钱的不在少数,拿农作物去还债,那就更加不值钱了。

也就是助左卫门他们纳屋在山内地方的势力不太大,没有办法直接对接领主,所以他才亲自赶来布置人手,各村各庄的收购豆子,以完成他所必须的采购计划。

“那么助左卫门,畿内西国今年的豆价如何?”小平太开始套话。

“九州今年夏末遭了一次风灾,丰筑等国的豆麦都大受影响,至于萨向等国今年的年景很好。四国的大豆今年更是丰收,丹波的黑豆我们纳屋插不上手。浓尾嘛,来前还在内战,伊势湾都是等待收货的迴船,反而定价比信浓这边高。”

助左卫门满饮了一碟酒,对于这些面上的消息毫不遮掩,反正小平太的主职业是砍人的武士,副职才是挣钱的奉行。他也不怕小平太和他抢生意,很真实。

“味增的生意助左卫门可知道啊?”小平太终于引入正题。

“嘿嘿,弹正原来意在味增啊。”助左卫门商业头脑这么敏锐,立马反应过来。

但是很快他说的话就让小平太开始头大起来,甚至开始犹豫此次的决策。

原来和我们认为的战国时代的普通商业模式,也是小户农户或者小商人进行生产,由大名领主直接出面销售,或者由大名领主指定商众进行承包销售的模式不同。

味增既不是大商屋独立生产,垄断经营,也不是大名控制对外销售。而是由小商人甚至挑担的货郎以散户的方式进行经营,大商屋似乎是给了小商人们一条生路。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东国的开发程度不足,以及水运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