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汇聚天下名木材

啊!大唐!四方向化,九土来王的大唐!

小平太的今日感叹完毕!

纲良叔父的大屋,枕着滚木,从夯实的平地上滚滚平移了几十米,引的山内府中城下的百姓纷纷前来围观。

毕竟这种“西洋镜”不是天天有的看的,几十年也不见得能亲眼看见一次曳屋嘛。

连拉带拽终于把房子安置到新地基上,能准备重新落屋了。

此刻便采用一种遣唐使带回来的古老技术,后来修缮浅草寺、伊势神宫等著名建筑时,也采用了这一技法。

墩接!

古代房屋的排水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人了解过,如果不是建筑在高地上,或者建立了排水管道,房屋很容易被水淹。

所以我国南方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就有那种干栏式建筑。延续到现在的就是那种类似于吊脚楼、竹楼、高脚楼的民俗建筑,很多南方的景区还有。

日本东国,也就是实际上它的北部地区,冬天的雪非常大,夏季又经常台风暴雨。日本的河流又属于那种径流短,水流量暴涨暴跌的存在。

一个字就是——水!

水多咋办?当然是往高处建啊!

所以嘛,东国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架空的,一般距离地面四五十厘米的高度才构建木框架铺设地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水,防止屋子被泡。

这样子屋子是避免了被水侵害,但是屋子下面的木柱呢?

本来地面就阴暗潮湿,又经常大雨大雪的泡上,要不了十年八年,再好的木头,那底部也给你泡烂了,最后结果就是房倒屋塌。

可是日本人别的不说,他学习能力强啊,他们的遣唐使在中国发现了我国唐代的一种建筑修补方式——金轮继。【注1】

金轮继按照描述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榫卯拼接结构,通过新旧木柱的结合,使得两者融为一体,和一根完整的木柱毫无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