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吴竹有墨传百年

小平太一由柿胶,二由木蜡,三由茶叶,间而想起了一个在日本文具届鼎鼎有名的大号。

吴竹!

始创于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至今仍旧保持着手工制墨的传统。号称奈良条墨甲日本,吴竹松墨甲奈良。

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人造墨廉价也能用,用笔墨的场合也越来越少。日本的条墨市场萎缩的非常快,已经到了区区奈良一城所产的条墨就近乎是全国产量100的地步。

而吴竹所产的条墨,又占据了奈良墨的大头。已经可以称得上日本墨的代表,甚至称得上是国宝级的存在。

毕竟重复做一件事,做上一百多年,何况还算是认真在做。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有他的好。

虽然现在吴竹墨也开始在烤松脂的时候引入一定的机械,不似当年纯手工的做法。

古代制墨的工艺这里不做赘述,没有必要水他几千字。包括《天工开物》等书籍,都有详细的过程,谈不上难于上青天。(实在不知道古代制墨过程的自行百度好吗?)

制墨必选胶,鱼胶虽然廉价,但是味道大,不适合用在墨上。牛筋煮胶,自然是好的,可一头犍牛才能得六两筋。牛筋胶过于昂贵,不适合大宗制胶。

但柿胶就不同了呀,柿胶不要钱,全是柿漆的副产品,或者说手工业废料。

偏偏柿胶有一股果香,还具有足够的粘性。物美价廉四个字完全体现在柿胶上,简直是完美的制墨胶。

其次是茶叶,制墨所需要的茶叶与日本此时相对通行的抹茶和绿茶是不同的,最好采用红茶!

红茶用在哪里呢?用在调墨时冲化烟灰。

烤松脂而产生的烟灰,实际上就是墨最基本的原材料。但烟灰看似是灰,但就物理状态来说,其实是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物体。

如果直接把收集的烟灰去制墨,那么成墨在研磨以后,墨汁就不够的顺滑,会有滞涩感,不能让书写的人行笔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