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弹正公山中八策(三)

所以小平太这两策就必须并列在一起,只有先殖产兴业,开发特产,使日本拥有可供出口的大宗产品之后,才能真正的开海通商,进行大规模的贸易行为。

说句比较令人难受的话,等过上二三十年,山内太郎正是年富力强,春秋鼎盛的时候,隔壁恰好开始最为酷烈的气候灾害。

遇上气候灾害也就算了,整个帝国那么庞大的体量,怎么着应该也能挺过去。可惜恰逢王朝末期政治斗争极度激烈,土地兼并加剧,又在最后的紧要关头遇上一个满级微操神君。

太勤勉啦!勤勉的把整个二百余年的祖宗江山都丢啦!

偏偏遇上气候灾害也就算了,接着要不了几年蕞尔蛮夷暴起,几乎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快速的摧毁曾经庞大的帝国,带来无尽的破坏和屠杀,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全面倒退。

那时候原本帝国南方的庞大手工业生产工场,以及繁荣的海运贸易,辛苦百年而积累起来,数以百万计的手工业熟练工人,都将在近乎毁灭性的改朝换代中彻底夷灭!

废墟中仅存的那些星火,很快又在大规模的沿海战事以及海禁政策中宣告破产!等到所谓的吃糠喝稀大盛世,原本牢牢占据的广阔市场早就被人瓜分殆尽。

无限气运加身,把握住机会的是踩着三百万印度纺织工人白骨而崛起的大英帝国纺织业,甚至连原本被明所摧毁的欧洲本土桑蚕业居然都能死灰复燃。

市场出现的大量空白,为英荷等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

你英国能填,我日本为什么不能填?

何况日本还占据地理先机,以及廉价人力的优势。只要在适当的时机,开始培育和发展本国的手工业。就算不能完全抢占市场,那也能在贸易的竞争中分一杯羹。

小小的一杯羹,就足以养活这岛国因为农业生产富余出来的人口,稳定社会,促进发展,延长如今统治阶级的寿命。

只要老百姓有活路,哪怕只是每天的一口热汤饭,也能保证整个幕府的长治久安。

一番长谈,竟然说到傍晚,天色都昏暗起来。

侍从们端来这家女主人准备的热汤饭,大家这才觉得饿了,纷纷扒拉起来。稀里哗啦的声音一时大响,这年头朴素得很,也没有吃东西要静默的假规矩,武士们都“天然”率性的很。

端着饭碗,大大小小的孩子一个也不闲着,纷纷就自己的疑惑向小平太提问。有问以何礼仪结交外国的,有问新旧货币兑换的处理章程,以及交由山内贮金所处理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