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孟轲的疑虑

这时候,还是苏秦出来暖场。

“哈哈,秦王莫怪,这老夫子是越老越固执,我等在秦国时,就已听闻了楚国战事,真是好手段也!

不拘泥形式,以弱冠少年为将,奔袭千里破上庸,一路直下,居然连楚人国都都攻破了,在大胜之际,又能迅速止住,郢城谈和,不致于诸国合纵,秦王不仅明纵横,更是知兵也!”

苏秦的震惊是真心的。

以他的算计,秦国能夺取个上庸丹阳之地,也就足够了,至于鄢郢二城,是万万破不了的,谁能想到,秦王弄了这么大的声势,平白让秦国增加了千里沃野,这样的战绩,放眼诸国,也是绝无仅有。

“哈哈,寡人能胜楚国,都因苏子之策也,若无苏子,我秦岂能出兵,此战苏子当大功也!”

听闻这话,苏秦眉开眼笑,转头望着在旁边板着脸的孟轲。

“怎么样,你这个老夫子这下心服口服了吧,我就说秦国必定能胜!”

说过这句,苏秦又转过身来,对着嬴荡行礼。

“秦王莫怪,这老夫子与我一向就不对付,只有听到秦王亲口之言,才能证我心也!”

原来是这两人一路斗嘴,以此来打赌。

嬴荡刚要接话,却见孟轲往前踏了一步。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一战之胜易,万世之盛难,老夫游历完秦国,便已知这秦国胜也,但如此之国,只能胜一时,不能久远矣,君不施仁义,民何以仁义还之,君不行教化,臣何以知忠义,老夫叹息啊!”

孟轲望着远处,一阵叹息。

此行一路,所见皆是秦法之严苛,纵然能强国,可和他的儒家之道,礼仪教化,有不少相悖之处。

他现在是没有底气,对这样的秦国,真有儒家用武之地吗?

现在这样说,就是为了试探,试探一下这秦王对他们儒家,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要是不行,那咸阳也不用去了,直接带着弟子们走吧。

毕竟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世人还说孟轲老不知耻也!

眼下,三人就这样站在大街上,四周是秦国郎官层层护卫,领军者,正是新晋千人白庆。

苏秦一看,便知这话是说给秦王的,他不再答话,而是慎重地看向两人。

嬴荡稍加思索,就明白了孟轲之心,他孟轲不是有句话,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么,他这是在试探秦国,是不是一座危墙!

秦王收拢衣袖,再正衣冠,往后退了一步,之后朝着孟轲恭恭敬敬地弓腰下去。

以王师之礼!

“孟子之言,寡人无不认同,臣不知忠义,君不知仁义,则民无君也,臣无民也,如此之国,势必不能长久,寡人也是有此一思,才请孟子入秦,求这长久之道!”

嬴荡这样的声势,别说是孟轲,就连一旁的苏秦都是着实吃了一惊。

当初他见秦王时,根本就没有这样大的阵势,就算是献上了破楚之策,更是出使了赵魏两国,立下大功,可在秦王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受到重任、尊重的臣子而已,但对这孟老夫子,居然是在行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