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农耕教化 异族华夏

“大王,臣乃万章,吾有一言,请大王听之!”

治礼台儒生,有修书之责,有责便有职,有职,也就可称之为官了,可以说这治礼台,就是专门为这些儒生所立。

万章,听到此人的姓名,嬴荡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孟子一生成书,仅有一册,便是《孟子》,其中记载了不少的对话,而孟子与万章的对话,无疑是最多的,由此可见,此人乃当世大儒也,在北宋之首,宋帝还封万章为博兴伯,只因其才学出众也。

他一生追随孟子,最得孟子的喜爱,要说孟子高足是谁,万章必定是第一人,他的高论,是要好好听一下了。

“万章请言?”

得到秦王的首肯之后,万章行至大殿中央,朝众人行过礼后,又略微思付,方才说了起来。

“陇西之地,乱在异族也,何为异族,皆因异也,与我等不同,便是异,可臣细想之下,这不同在何处呢,是相貌不同,还是衣饰不同呢,臣以为,此皆为表象也。

俱是五官,生有四肢而一头,其相貌无异,秦人可食肉糜,异族也可食肉糜,其为吃食无异,身上所穿,虽有不同,但异族衣物,也是分绫罗粗麻,甚至连语言也无大异也,异族之人,常用我华夏之文,如此一观,唯有不同者,乃生存之道也。

天下苍生,无有不被教化者,野兽能被教化为家畜,异族也可被教化为华夏也,只因我华夏与陇西异族所受教化不同,所以人才有异,而这种教化,并非是礼乐教化,而是农耕之教化也!

陇西一郡,其地势虽多有山地,但平川亦是不少,更有甚者,其境内有大河数条,皆可行浇耕之用,要教化异族,农耕足矣!

其一,赠与异族农耕之具,其二,教授异族农耕之法,令他们秋收冬藏,顺应天时而居,如此,居则有定,食则有方,异族之心才能安,不至于再生祸乱,天下万事之难,皆在于不破其质也,若是得质,必有其功,而农耕便是其质!”

此言甚妙!

不愧是孟轲高徒,和嬴荡所想的如出一辙,看来并非是人类将植物给教化了,而是植物教化了人类,让人类守在那里,悉心照顾它们,施肥浇地,等着它们开花结果。

河西之地,有渭水、龙川等几条大河流经,虽多有山地,但平川分部亦是不少,完全可行耕种之法,如万章所言,异族若得耕种,果真就与华夏人无异了,人只有安定下来了,才能好好地过日子。

“嘿嘿,只说其一,不说其二也,教授诗书,不如先让人吃饱饭,好个好办法,可蛮夷畏威而轻礼,师兄怕是忘说了一言,此乃长久之功也,而短期之计,必要行大军镇压。

从古至今,异族都是靠牛羊而活,现在要他们耕种,以他们的性子,岂会应允,这农耕之苦,又岂能忍受,万物皆可教化,这也不错,但若没有棍棒,哪有孝子呢!”

嬴荡望去,刚刚站出来的这位,乃是一魁梧大汉,其人形容丑陋,但威势难挡,从嬴荡一进来,就已经注意到这人了。

他看似虽有些莽撞,但这一番话,说得不无道理。

万章之策当然是可行的,但可行的依据,是得有强有力的大军征服,先将他们打服了,打怕了,他们才会听你的,才会愿意耕种,才会不去抢夺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