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商业网

四人听后,都是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失望之色,但他们知道,李修和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峻性了,没有人提出反对,因为他们能坐在一起的基础,便是信任。

“不过,我又谋了一条路线!”

李修和看过四人,又接上了一句。

“好啊,每次都喜欢卖关子,真是急死人了!”

刘向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

“是啊,你快来说说,这哪一条路线呢?”

少年人龙乾,也开始着急了,因为多出来的线路,就是多出来的钱财。

只见李修和拿上了笔墨,沾了朱砂,又在地图上面画了一条线。

这条线,从燕国的蓟城出发,一路南下,去了临淄,之后再去楚国会稽之地,紧接着,再顺着大江而上,经过寿春,一直到了秦国郢城,在郢城之后,一直去往鄢城,到这里就停住了。

“若是往这里走,则一路绕过了三晋,现在正是三晋率先有了察觉,这样一来,则可避免三晋。”

众人沉思了一阵。

“要是这样做的话,那所行的路途就远了许多,一路上车马劳顿,所赚的钱财,还不够路上花费的,这样的买卖,真的划算吗?”

露出疑惑的是东伯商会的老者,众人都称呼他为东伯。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现在物资的运送,靠的都是牛车,一车粮食从蓟城运到新郑,光路上消耗一车了,若是遇上大雨,则更是麻烦,这岂不是在赔本赚吆喝。

李修和看了一眼他,露出了笑容。

众人之中,东伯一向是谨慎,考虑问题也会全面,这一次他的疑惑,李修和是早有预料。

“诸位请看,我等自蓟城南下,一路收购粮草等物资,所以这一开始需要运送的并不是很多,耗费的钱财不会太过超出。

其次,到了楚国地境,就可以顺着大江而上,这样一来,则不需要牛马,只需要撑船的船夫即可,这要比陆路节省了不少。况且,郢城,乃是我秦之地,商业大城,我等在此做中转,会比安邑和新郑安全得多了。

最后,这更重要的,还可以顺着汉水北上,直达鄢城之地,或者直接就送往蜀郡都江堰,等到返程的时候,一路都是顺流而下,连船夫也不需多少了,这样一算,虽然远是远了,但路途消耗,只会少,不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