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去齐国

从关中到汉中,从汉中到上庸,从上庸到荆州,这一路下来,无不都是膏腴之土,富饶之地,四年的时间,秦王就让这片土地上的楚人,变成了秦人,好手段!

天下诸国,能为强国者,并非是其土地有多广阔,其庶民有多少,其膏腴之地尽被耕种,其商业发达,若是地广,不为所用,非强,若是民多,不为国战,非强,若是商业地利,不为国用,也非强也。

天下诸国,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就是说的秦国吗,不就是说的他所见所闻吗?

他原以为,秦国虽然广阔,但富饶之地,也就是关中一郡而已,其余诸郡,或许就是真如秦王所说那般,不堪重用,但现在一看,秦王的话是正好相反。

或许他早就应该明悟了!

在秦国四年,让田地变了不少,他开始重新看待秦国,重新看待自己,甚至重新看待这个天下,可唯一没变的,就是他的志气,矢志不渝的抗秦、灭秦之志。

“郡守多礼了,郡守贵为公子,手握一郡之权,倒是吾,如今落魄至此,什么也不是,该是吾先对郡守行礼才对!”

田地的语气举止,颇为客气,似乎那个年轻气盛,心高气傲的田地,早就不在了。

两人站在船头,照例寒暄几句,其后田地将嬴歧请到船舱当中。

嬴歧此番前来,是带着王令,来给田地传信来了。

田地离开咸阳的时候,临淄的许多事情,都还未传到咸阳,等传到了咸阳,再由咸阳传到田地的耳中,那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所以这关乎临淄的消息,就都送到了嬴歧的面前,再由嬴歧等候在此,代为转述。

他这个人,处事圆滑,手腕强硬,很有政治头脑,他应该会清楚,有些事情必须要说,而有些事情,则不该说,这也是秦王对他委以重任的缘由。

“受吾王之令,特来相告公子,临淄这段时日所发生的大事,如此,等公子到齐国,也好提前做出应对。”

嬴歧起了一个头。

田地心中却是在想,能有什么需要他应对的,他又能应对什么呢,所有的这些,还不是秦王荡的算计。

齐国的事,秦王操的心,可比他这个公子多多了。

秦国君臣想要的,无非就是要积弱齐国,但又不至于让齐灭国,因为齐国若是没了,首先对燕楚魏三国将大有利处,秦国得不到多少好处,其次,楚魏两国,更是常年对秦的合纵之国。

公子相争,秦国不费一兵一卒,齐国必弱,秦王荡现在看我是劣势,便来相助于我,或许等我成优势了,就又要开始相助田芒了,这等人物,深得苏秦之学,纵横之精。

这心里的话,当着嬴歧的面,田地当然是不会说出来的,他只有笑笑。

“如此,还就多谢郡守,若是等吾回齐,取得齐王之位,必定不能忘郡守今日之情!”

既然是秦王要给他传话,那说明这话就非常重要,而且是借着嬴歧的嘴巴,那这嬴歧该说什么,能说什么,说成什么样子,对他就至关重要了。

田地现在是身无长物,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就只好给嬴歧一个承诺,以期得嬴歧的坦诚相告。

唉,当年的齐国公子,又何曾这样的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