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巡视轻工业

秦国国力越盛,吏治越清明,那秦吏们的分工,也必定会明确,这就导致,秦吏将会越来越多,那监察一事,不可谓不重也,代王监察天下臣工,乃是御史台之责。

上午,嬴荡去了一趟国务府,听过了司马错和孟轲的呈报后,直接出了宫,往咸阳城外而去。

学宫教育,关乎人才的结构和基础,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而秦王现在要去的地方,乃是秦国的经济基础。

现如今,秦国是轻重工业并行,在咸阳造纸厂和咸阳医院的影响下,开始出现了工厂,黑旗山乃重工业基地,而秦国的轻工业基地,则是在咸阳城外。

这个点正是下班的时间,从各个工厂出来的工人们,它们成群结队,去往城中,或许去往乡野。

这里不仅有秦国官府经营的工厂,还有一些是山东商人和秦国商人经营的工厂。

重工业的基础,是钢铁,有了钢铁,才能拥有一切,至于轻工业的基础是什么,嬴荡有点说不上来,但他知道,所有的事情,都要从最简单的开始,纺织厂正是这样的。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以前是庶民们自己耕种,自己缫丝,自己织布,自给自足,这样以家族为主体,是很难进行工艺的改进,只有集中起来,让优秀的人带领大家劳动,才能发现更多的不足,进行改进。

最重要的,并非只是发明,而是思想和制度,思想和制度跟不上,发明也体现不出他的价值,这就如同医学发展的阻碍,一开始是神学一样。

有了工厂,就得有销路,有了销路,就得有竞争,有了竞争,也就有了动力,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整个社会的进步,更是如此。

六国纷争不断,还有嬴荡这个穿越者,也并非是理工男,所以他很少搞发明,但秦国的社会,整体是在进步的,等以后一统天下之时,秦王就有了这样的土壤,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了。

嬴荡一路走,一路看,他的目的地,是咸阳造纸厂。

工艺的改进,随之而来的是产量的增加,现在秦国的秦蔡纸,不仅是远近闻名,就是秦国制造的布匹,也一样能畅销到六国和陇西戎狄。

山东商人们来此,自己开工厂的很少,纵然有,也成不了多大的气候,就只能是白白给秦国缴纳税赋,他们更多的,是等着秦国工厂生产出来的秦蔡纸和布匹,然后再将这些商品,运往六国贩卖,因为工厂流水线作业,生产力必然高,成本下降,价格也就相应低廉了。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局面,咸阳城的商业,已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而且在秦国的陇西郡,已经大开通商,还有刚刚继任的河东郡守嬴宜敖,也是带着可以兴商的王令而去,但秦国的秦法,还是商君之法,还是重农抑商之法,这就与现状有些格格不入了。

变法之路,随着社会进步而变,远远没有完结。

嬴荡此番出行,主要是定下两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