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攻长平,取屯留

屯留邑,本就没有多少的防御工事,城门现在又被秦军大开,在所有的韩人在惊慌失措之际,一万秦军,已经入城了。

这场夜袭战,进行的非常顺利,连一个时辰都用不到,辛鹿就控制了东南西北四门,城中敢反抗的韩军,也尽皆被诛杀。

到后半夜的时候,秦军开始有序在城中巡逻,发出国书,安抚城中韩人,城墙上的大纛,换成秦国大纛,卫城将军辛鹿,正式入驻城府。

齐楚联军留下的粮草,将会成为秦军的补给。

夜袭屯留之战,秦军大捷,白起东出之策,获得初步成效。

在辛鹿攻下屯留的当天下午,蒙骜和乌获率领两万战卒,路过了这里,他们进行了短暂的休整,直扑长平而去。

屯留邑很重要,长平对秦军,也一样重要,其重要程度,相当于晋阳对匡章。

有了晋阳,匡章就可以在秦国腹地,接收到赵地送来的补给,让他可以持续的在河东作战,有了长平,白起可一路南下,贯通到径城、武遂一带,秦国的粮草,也可以运送上来。

屯留虽有粮草,但不能持久,秦军自己所携带的粮草,也不足以让他们持久作战,所以能否快速的攻下长平,打通对外的路,直接关系到白起战略的胜败。

长平邑,距离屯留,约在一百五十里,按照蒙骜和乌获的行军速度,明日晚间,就可到达,到时候,刚好可以趁着夜色,对长平发起进攻。

这座城邑,坐落于丹水河畔的高地之上,是韩国腹地通往上党的重要通道,怎奈此间的地理位置,对于韩国来说,也一样的不是很重要,所以这长平,是一座比屯留更小的城邑。

长平之难,非在城池,而在其地势也。

城池设立在高地之上,东临丹水,可借助水势之险要,阻敌于外,西临高山,居高而下,可俯视整个丹水通道,占据重要。

屯留邑一战,辛鹿破城后,他最先做的,便是封锁消息,以免影响到后续的长平之战,现在就算屯留的消息,传不到长平,可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蒙骜和乌获担心。

乐毅和匡章,俱是天下名将,白起和匡章在太行径交手,那这长平,就成了预防秦军南下的要道,按照乐毅以往的谨慎,多半会有重兵把守的。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乐毅没有布兵,那匡章也会书信于乐毅,详细交代好此间的形势,让乐毅提早做好防范准备。

这对于蒙骜和乌获进攻,影响非常的大,一座完全没有防备的城池,和一座早有准备的城池,几乎是不一样的。

日落西山,月上梢头。

长平城外二十里,秦国大军稍作休整。

山坡之上,蒙骜和乌获正在议事。

“斥候来报,长平邑除了城楼,四周皆是一片漆黑,城内也是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动静,城池方圆二十里内,不见商队,也不见运粮的辆车,这有些不对!”

乌获说着他的推断,他觉得不对,是因为这里太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