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秦王提议下新郑

不管是在洛阳,还是宜阳,这一场战事,可都在新郑的旁边在打,离洛阳最近的并非是大梁,而是他新郑。

至于当初,冯章选择袭击大梁,而不是选择袭击新郑,如此舍近求远,其原因有二,一来,新郑韩仓守卫森严,早早就有五万大军,坚守都城,就是怕秦军的袭击,二来,六国谋秦,魏国是主力之一,去大梁当然更能引起重视,解救宜阳。

胡桷麾下,有洛阳军十七万,分走十一万,嬴荡还可以率领六万,再加上三千郎官,足够奔赴新郑了。

区区六万,虽然攻不破新郑城池,可依据韩仓的性子,给说些好话,见一见这个未曾谋面的老丈人,让韩国少一些抗秦之心,迫使韩国连秦。

只要韩国退了,六国联盟,可就是剩下五国了,这战事也就能够快速地结束。

嬴荡思来想去,这就是战争最快的结束办法。

他也没有高傲的以为,秦军可以全胜,秦国可以战无不胜,乐毅和匡章,都是无能之辈。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结束战争的办法,那就是政治。

话落,下方众将士深思一阵。

大王这计策,可谓是面面俱到,不仅是吃定了乐毅,更是能威胁到韩王,是现在的情况下,最稳妥的办法了,既然乐毅选择退了,放弃了这么多,那他们就选择进吧。

“臣等遵令!”

秦王令下,秦国将军,各行其是,准备去了。

嬴荡则点起三千郎官,从韩国野王一路南下,奔赴洛阳而去。

至于野王这些城池,一律不攻占,因为大战胜利了,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洛阳守将,乃是冯章副手胡桷。

冯章离开洛阳时,还是在半年前,那时候冯章曾说与胡桷,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得轻易开城门。

胡桷虽然将他的这命令,牢牢地记下了,可再怎么说,胡桷也并非是不知变通之人,他一发觉乐毅在退兵,就立即派遣斥候,从四面而出,先行了解敌我双方的动向,等弄清楚了形势,洛阳城才城门大开,他亲自北上,迎接秦王。

在洛阳之野,终于见到了大王。

兵贵神速,秦王令下,第二日,洛阳就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