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宜阳和长治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一代人管一代人的事,嬴荡可管不了这么多了。

工业炼铁,水的消耗,也是一样地很大,附近的河流,也都被挖了沟渠,引到这工业区来,这水不仅是生活用水,也是工业用水。

秦王在看过之后,不由的感慨,黑旗山那几年的功夫,是没有白费的,他给秦国带来了一切的基础。

宜阳靠近铁山,主要还是以铁矿为主,至于炼铜,则多分部在长治和咸阳。

长治紧靠涅石资源,以冶炼为主,咸阳则多进行精细加工。

自从那日,嬴荡说出了这高炉炼铁之法,和石灰石焦炭的制作方法后,几位黑旗山的总工们,就已经开始尝试了,经过了四个月的试验,不管是焦炭的制作,还是石灰石的烧制,都有了可行的办法,而这三座高炉上冒出的黑烟,则是在说明,这一炉铁正在炼造当中。

除此,在这高炉的远处,还列着两座工厂,它们分别是制作焦炭的工厂,和制作石灰石的工厂,等到这两项工艺在成熟后,就可以直接在原料产地进行生产,比如这焦炭,则直接在长治生产,之后再将成品运到宜阳来,大大的节约了路途消耗。

秦国工业区这么大的阵仗,要说不惊动诸国,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这冶铁业,从战国开始,诸国一直就在发展当中,他们的好奇心,不会太大,等将来他们反应过来时,已经过了好几年了,再加上他们还要时间来偷取技术,仿造生产,到那个时候,天下都统一了,嬴荡完全是没有这个担心的。

看过了宜阳工业区,秦王在此驻扎了几日,又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现在的工厂,多是露天生产,这就导致,一旦连绵大雨,则必定造成停工,这样会耽误很多事情,可若是修建顶棚,那所能用到的,多是用木头,以木头去遮风挡雨,这样很容易引起火灾。

秦王又下了令,召天下的匠人来此,烧制砖瓦,还有前期所炼钢铁,也可用之工厂建设,有了砖瓦的钢铁,才可以修建完整的工厂,让生产再也不受天气的影响。

果然这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环环相扣的,历史的进展,都是有迹可循的。

参观完了宜阳,嬴荡又过武遂而北上,顺着丹水,看过了那座险要之城长平,之后再出了河谷,抵达长治平原。

秦国十一郡,秦王尽皆走过,现在这第十二郡,他也来了。

长治,看其地势,观其风景,就知此处,乃是一片膏腴之地,肥沃之所。

长治平原的四周,尽皆大山,而这些大山当中,又有不少河流发源,他们尽皆往长治平原而来,这就导致千百年的冲积,让这里的土壤变的肥沃起来,也绝不会缺少大水的灌溉,只有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才可以孕育出更多的农作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