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白起破韩策

不错,两军交战,就不能光是去考虑,这仗应该怎么打,更多的是,应该去了解,两国将会如何对抗,如何才是最有利的战略目标,以什么样的手段,快速达到,正所谓战事未开,就先胜了一半,便是这个道理。

“我秦每逢大战,都督必有良策,寡人今日看都督,更是胜券在握,不知都督这声东击西之策,具体如何,说来听听?”

见秦王应允,白起又继续说上。

“回大王,对韩夺地一战,臣以为,当先以歼灭,再思夺地,如此,韩人无反抗之力,地也唾手可得,就是在得地之后,韩人也无再战之力,便无抗秦之心。

其一,既然我秦之谋韩之心,韩魏两国,韩魏两王,俱是清楚,那我秦突袭之战,也定当不通也,臣之以为,不如索性派遣一使者,去往韩国,要韩王割让野王之地与我秦,此举,韩王必定不肯,那我秦则有攻韩之名,以名正言顺而战之。

其二,国内招募大军,押送粮草于前线,昭告天下,韩之罪于我秦,做出汹汹之势,让天下人都知,大王攻伐韩国之志,如此一来,则不必隐藏战略,那粮草调集,大军行事,也当容易,有事半功倍之效。

其三,纠集大军二十万,从宜阳南下,绕开野王,阳翟两地,直奔韩国度新郑而去,韩人应对我秦之策,乃是以阳翟、野王两地,重兵屯守,以抵挡我秦之路也,那我秦则反其道而行,直奔新郑,令韩人之策,尽皆扑空,此所谓声东也。

其四,闻此消息,韩国必定调集国内大军,层层把守于新郑之外,到时候这阳翟、野王两地大军,也必定回援,而这阳翟、野王之强,则强在这有险可依也,而没有了大军驻守的两地,则成不了其险,如此,可轻易入我秦之手,此为击西也。

其五,当以歼灭,灭其有生力量,让韩有抗秦之心,无抗秦之力,洛阳战卒,一日可奔袭百里,堪为天下机动之最,如此强力大军,可利用其机动迂回,埋伏于野王、阳翟两地至新郑沿途,对其五万屯兵,尽皆行歼灭之战,灭其军力。

其六,我秦如此举动,魏国屯兵,必定支援,率军之人,也必是范追,范追此人,用兵素来谨慎,强攻与他,必不能行,可待魏军离开巩邑后,我秦再分出一路战卒,奇袭巩邑,先断范追后路,其后,我秦大军,再围追堵截,歼这魏国五万屯兵也。

有这其五其六之策,魏国大军必亡,六国谋秦一战,魏国国力,就不堪重负,现在更是无力再支援韩国,韩国失这五万屯兵,再想招募大军,却也难也,再加上我秦已深入韩国腹地,韩人缺失纵深,更难发动氏族,抗衡我秦。

其七,臣这计策,我秦大军可为两路,一则,是招募二十万士卒,直扑新郑而去,吸引韩魏注意,二则,利用洛邑二十万驻军,迂回纵横,专行歼灭一事。

直扑新郑大军,不顾其他,只围新郑,等到新郑之外,韩军尽灭,我秦又将其团团围困之时,可效仿去年,大王胁迫韩王那般,令韩王割地降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