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中山王和巫甚

巫甚的心里,不知道在想写什么,他就只这样搭了一句。

“哈哈,看这天下诸国,尽皆大周之族,华夏之族,不管是白狄,还是犬戎,亦或是东夷,到如今,可还有以国立世者吗?

寡人告诉你,没有,就连那义渠国,也成了秦人的义渠郡,天下多战,纷纷扰扰,为何独我白狄鲜虞一族,还能立下中山一国呢,无他,就是善学也。

从寡人的祖先开始,他们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离开太行山,学习耕种,离开马背,学习礼法,以教化立国,学习大周,才能让我鲜虞长存。

从祖先开始,我鲜虞一族,就有此志向,你说寡人,是学,还是不学呢,秦人从御马之人,成今日霸主之国,难道秦人他不学吗?”

与巫甚的漫不经心不同,姬臼表现得是兴致勃勃,他这样一说,倒是让巫甚有了些兴趣。

“中山王,果然不同凡人也,方才中山王所言,能救中山者,乃纵横之法,那倒想外臣请教,现在灵寿城内,约有大军六万,燕王援兵十万,赵人几近二十万,依旧是敌众我寡,中山王以为,国该如何救呢?”

这是个好问题,值得沉思,姬臼半响不做言语。

“哈哈,那秦使可知道,寡人因何对秦人这般珍重呢?”

巫甚知道,他能这样问,是说到点子上来了。

“秦使二字,秦,为秦国,使,为出使之意,也是外臣,中山王定不会是因为外臣,而是因为那个秦字,对吧?”

姬臼听后,点头大笑。

“不错,不错矣,今,齐赵两国,一则攻燕,二则攻中山,我中山国力弱小,必不是赵人之敌,至于燕人,既要顾着东边,也要顾着南边,只从国力上来看,断无胜过齐赵的可能。

如今,齐燕战事,虽然僵持,可齐国是游刃有余,而燕国是首尾难顾,赵国举兵二十万攻伐灵寿,短期来看,我有十六万能拒,灵寿难破,可长期来看,以赵国之国力,我等必不能敌,所以若无外力中山则难胜也!

依着远交近攻之法,能做中山外力的,就只有秦楚两国也,楚国从南攻齐,齐国可从燕国退兵,剩下赵国,独木难支,也当退出我中山也,秦国从西边攻赵,也一样是此理,没有了赵国,齐国也独木难支。

不过,楚王雄心南下,短期之内,是不会北上,秦王虽着眼于对韩战事,可区区韩国,岂能抵挡秦军多时,东出,才是秦人一直以来的国策,恐怕秦军很快就会有攻赵之举,如此,才能真正解救中山也。”

姬臼的话,说的很对,他能想到这一点,这也说明,他有连秦之心,这是个好事情,秦王派遣他来,可不是只出力的。

“难道秦王就没有此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