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蒸汽机

有意思啊,子兰和唐昧两人,寡人还真是将他们给小瞧了。

孟起的书信中,写的清清楚楚,子兰不归,并非是为楚国,而是他有不臣之心,妄图称南海百越之王,大兴封地,大开教化,看起来他就只差立下国号了。

是出人意表,不过,他有这样的想法,又是在情理之中。

回到楚国,去和太子横争夺王位,子兰的机会不是很大,倒是在南海,坐拥十万大军,借用秦吏之教化,立下一国,开辟良田,开辟疆土,反而更容易让他们两个,得到他们更想要的一切。

这两人也是聪明,清楚他们在短期之内,根基不定,不可能是楚王的对手,所以就一面哄骗楚王,一面拉拢秦臣,以孟期任大将军之职,总督十二万大军,行继续征伐之事。

只要秦国不退兵,楚国就很难生疑,不说时间久了,就说只用三年的时间,足够子兰和唐昧准备了。

等到他们筑起了桂林、南海,甚至还有象郡一城,教化了当地的氏族,稳定了统治,楚王再想找他们的麻烦,那也怕是不容易了。

一时之间,嬴荡可真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再一想,这对秦国,应该是好事才对。

一则,子兰来了这么一出,可以大大分散楚国的注意力,儿子和爹相争,必定影响楚国的实力,让楚国也没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中原的争斗中来,秦国的敌人,就只有赵魏燕齐四国,而燕还可以拉拢。

二则,不管是桂林,还是象郡,都不重要,因为这些将来都是秦国的土地,秦国是要在那里设置郡县的,进行秦法和秦礼的教化,所以子兰现在所做,不过是帮秦国提前打下基础罢了,将来只要秦军南下,击败了子兰,这些地方,就是秦国的。

这么来看,他不仅是要站在子兰的这一边,而且还要好好的帮他,一起来对抗楚国。

近几日,从楚国传来的消息,楚王有意向,在开辟海上新路后,将十万楚军的家眷,都送往南海,以助楚国能在南海立下脚,这样算来吗,十万楚军,至少会有十万家眷,南海之地,当有二十万楚人,让后肯定还有陆陆续续南下。

这说明南海之地,是并不缺少大周庶民,缺的就只有官吏和人才,要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没有人才,一定是不行的,因此,嬴荡想帮助子兰,去实现这样的大业。

秦王当即决定,为了感谢子兰送上的礼品,他将从秦国十二郡大学宫中,挑选出至少两千人,奔赴南海,事于子兰麾下。

他们这些人,会带着秦国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最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冶炼技术,还有秦国最先进的吏治制度,和对秦国的认同感,可以说,在他们治理下的南海,不管是各个方面,都会和秦国非常接近,将来秦军南下,也非常容易就将这片土地,融入到秦国的统治之中。

子兰努力,为寡人做嫁衣,不错,这是个不错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