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结局(二)

秦王迁徙南北两楚,共计十九万人,于湄公河流域。

西帝十八年,秦王自称为始皇帝,列为中央帝国,又号大秦,四周藩属国有齐、楚、燕、韩、赵、魏、中山、宋、鲁、越诸国。

始皇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语言,各国开展大学宫,各国相国由大秦指派,永为大秦藩属,始皇帝沿用周礼,来统治各邦。

还是周人聪明,他绕来绕去,最终还是采纳了分封制,这种制度是开疆拓土,最好的办法。

西帝二十年,走了十三年的周侯欢团队,从南美归来,带来了大量的农产品,秦大农司开始尽皆全力推广。

始皇帝封周侯欢为神农君,受人敬仰。

次年,周侯欢入朝,为大秦重臣。

始皇帝挥师东进,击败大月氏,铁路也断断续续,修道葱岭来,藩属国魏国国都,乃是西边最后一战。

往北,断断续续抵达贝加尔湖赵国国都,向东抵达燕国国都,向南抵达楚国国都,用这铁路,就可以将这个庞大帝国的四周连接起来。

战事结束,农业大兴,教化大兴,小学宫开始入各郡县,一时之间,秦国人才济济,秦国也迎来了人口大爆炸的时代。

普天之下,尽皆秦土,率土之滨,莫非秦臣。

西帝二十五年,有阴阳术士献上火药之术,嬴荡没有发明,倒是让别人先发明出来了,嬴荡下令,开始研制火药,最先研制出来的火药,则用于开山炸桥,修筑铁路上面了。???c0

西帝二十六年,秦王以洛阳中都,以临淄为东都,以蓟城为北都,以桂林为南都,以咸阳为西都,以期望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五都之间,都有铁路贯通,联系紧密。

西帝三十年,秦王改组国务府,将大秦七十三司大夫,尽皆列为国务大臣,原先府台七卿,列为治国常委。

自此之后,行政的大权,将在七十三司大夫手中,而治国常委可管辖七十三司大夫,将全力进行分配,也可以说,此次变法之后,皇权会进入衰败期,天下大事,国务大权,尽皆由治国常委统筹,丞相为委员长,享有举国大权,而丞相则又会受到七十三司大夫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