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讨论

这是因为长期战争,将会消耗海量的物资,毕竟军队在前线打仗不事生产,人吃马嚼,武器弹药的快速消耗,会沉重地打击经济,因此各国都极力避免战争长期化。

欧洲各国国土面积都不大,自然资源贫乏,长期战争潜力自然受到限制。

比如一战时,各国以为战争最多几个月就结束了,并没有想到会是一场异常残酷的长期消耗战。

至于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这样的长期战争,这实际上是一连串战争的统称,中间打打停停,严格来讲根本不是一场战争。

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两国的人口状况,真要是百年的长期高强度战争,两国的民众不饿死也全在战场上被杀光了。

“前提条件是,在政治上,获得各大国的首肯”,埃马努伊尔郑重说道。

闻听此言,会议室中一片寂静。

这样的要求大家都没有信心,各国维持巴尔干半岛局势的决心坚定。

“德理雅尼丝,你和英国大使的接触情况怎么样?”,乔治一世国王打破了屋子中的寂静,询问道。

“英国人的态度还不明确,应该是英国国内还不清楚事情的原委,所以迟迟没有明确地答复”

德理雅尼丝不甘心地回答道。

“那你为什么在国民议会中大肆煽动民众进行战争?”,特里库皮斯脸色铁青,恼怒地质问道。

“这对于希腊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能犹豫,我们要想在这次危机中有所斩获,必须果决坚定”,德理雅尼丝冷静地回答到。

“可是没有大国的同意,即便我们在战场上取得了战果又怎么样?根本拿不到手中!”埃马努伊尔愤怒道。

列强之所以是列强,特点之一就是掌控着国际话语权,领土的变化,尤其是欧洲的领土变化,必须要有各国的同意。

没有各国的首肯,即便是在战场上拿到了,谈判桌上也要吐出来。

就连俄国这样的大国,如果不是铁了心要打仗,也不能幸免,1881年的柏林会议废黜圣斯诺法特条约就是明证。

俄国都不能免俗,就别说希腊这样的欧洲三流小国了。

就在这时,卡佩管家来到乔治一世身旁,耳语道;“君士坦丁公爵从色萨利军营回来了。”

“让他到这里来参与会议”,乔治吩咐道。

&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