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教育(二)

除此之外,造成这一局面也有客观的原因。

由于希腊工业不发达,即便是学成了理工科学业的学生,恐怕也找不到用武之地。

既然君士坦丁特意成立了基金会,帮助发展教育,自然不可能对此状况视而不见。

“皇家教育基金会,必须拿出一笔资金,资助一批有天赋的理工科学生,就读化学、物理、数学、冶金、机械、数学等等理工科专业”,君士坦丁说道。

“这些学生的来源,不必局限于希腊,如果你们能够做到,你们基金会完全可以从世界范围内选择有天赋的学生,来你们雅典大学就读”

听到君士坦丁的要求,两人不禁有些发愣。

不到片刻的功夫,回过神来的伊基欧斯,就将君士坦丁的要求,与自己重振雅典文化的影响力的梦想,联系了起来。

就读文科的学生,学习成绩和他是否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相关性确实不大。

相比之下,一个理工科生,学习成绩和事业之间的联系,无疑更加紧密。

理工科更加看重学生本身的天赋,而希腊仅仅百万出头的人口,即便是这些人中的天才都让基金会筛选出来了,又能有几个?

因此从世界范围内搜罗人才就非常有必要了。

“当然了,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就是说,你们皇家教育基金会的职责,不单单是推进希腊国内的教育发展,还要着眼于海外,从国外资助一些具有天赋的理工科人才”君士坦丁严肃地说道。

本来两人只是想拿到君士坦丁另外的5万英镑,让更多的儿童能够入学。

可是没想到君士坦丁提出的条件,让他们目瞪口呆。

“可是殿下,这些学生即便是培养出来,您打算怎么安置呢?希腊也没有那么多的职位给他们呀”,科勒迪斯疑惑不解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