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方法

“其实,虽然适合希腊种植的其他经济作物不多,也不是没有”君士坦丁说道。

“桑树”

君士坦丁之所以有这么一说,是因为,虽然不能和养蚕的发源地华夏相比,但是,希腊养殖蚕桑的历史,最起码在欧洲,算是最悠久的了。

由于丝绸之路的作用,华夏的丝绸得以被商人们,不远万里长途跋涉,贩运至欧洲。

丝绸的出现,引发了欧洲人(当然,是那些权贵人物)的狂热,身穿粗制滥造麻布衣服或者是动物皮毛的欧洲人,不惜重金购买来自华夏的丝绸。

像是那些后世广为流传的欧洲贵族或者是商人,宗教人士的画像,他们身穿的色彩鲜艳明丽的华丽服饰,或是明黄,或是纯白,不用怀疑,那都是丝绸。

后来东罗马帝国从华夏获得了(偷窃)养蚕的技术。

大量种植桑树的地方,就在希腊的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

至于后来意大利和法国的蚕桑养殖,其实都是从东罗马流传过去的。

(题外话,现在高档丝绸产业是在法国,日本,和意大利手中的,华夏的丝绸产业虽然产量很大,但是在世界丝绸市场上,是中低档次)

“桑树”特里库皮斯考虑着君士坦丁的建议,有些犹豫不定。

“可是丝绸一般适用于奢侈品行业的,希腊本省消费量有限”

“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可以替代葡萄的选择,而且,生丝本身在军事方面也有用处,像是大口径火炮的发射药,就可以用生丝来盛装”君士坦丁道。

“生丝可以用于大口径火炮的发射药?殿下,我怎么不知道此事?”埃马努伊尔疑惑地问道。

看着这位总参谋长困惑的表情,不似作伪,君士坦丁不由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生丝用于大口径火炮发射药的装填,这是后来日本人的发现,现在还没出现呢。

于是改口道:“大不了,还像现在的棉布一样,向东地中海地区出口么,反正都是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