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页

我求生欲很强 朱大概 1572 字 2022-10-26

他不知道,这个有良心的贾代善,等传旨人一走,就放飞了一只信鸽,当晚信便到了贾代化的手里。三日后,没等贾代善挑选完精兵强将西行,贾代化已经率着十万大军,团团围住了京城。

双方相持了不过十日,城内的百姓已经受不住了,可惜手无寸铁,只能继续忍耐。再五日,九门提督带人打开了城门,放贾代化的兵进城。紫禁城,近在眼前。

皇帝没能站到紫禁城墙上怒斥贾代化,现在他身边除了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和戴权,已经没有人了,他还怎么上得去紫禁城墙?

他是在养心殿里与贾代化见面的。

“纵是你得了这天下,史书上也是篡位的骂名。”皇帝见贾代化说的是这么一句。

贾代化还在微笑:“自从我身受三处刀伤,胸口插着北戎人的箭头,却发现所谓友军都得了密令,对西北军不施援手的时候,我便不再怕史书会怎么写。”

“史书,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贾代化很装叉的留给干朝最后一位皇帝这句话,正式成为了紫禁城的主人。

没造反的时候想着造反,等造反成功,贾代化才发现,收拾乱摊子不是不累的。哪怕他已经尽量避免与干朝军队做战,还是有零星的所谓义军、义士打着光复干朝的旗号,要与新朝对着干。

人民战争此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义军义士也要吃饭对不对,不好意思,大同教的人遍布天下,你敢露头就有人举报你,管你什么义军义士,在全民的眼里,毫无遁形的可能。

贾代化初建国,朝庭的班子延用了干朝的大部分人马,只剔除了那些曾积极协助干朝皇帝做恶之人,正好把他们的家抄了,用抄来的财物分发各地,安抚受惊的百姓。

如此一来,朝庭与各地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的空缺。在干朝皇帝发难之初,便早早带着林夫人与贾敷躲到原来养死士庄子上的时先生,早被贾代化拉进内阁,与张、柳两位阁老天天想着怎么安抚人心、招收有才之士,补充各地空缺的官员。

最后大家还是决定得开恩科,希望往官场补充新鲜血液。

贾代化不是没有顾虑的。读书人都是些认死理的,自己的确篡了干朝,如果恩科参加的人不太多,脸面上终究有些不好看。不想在抗北戎、为民请命等事之后,拜时先生不时抛出的话本子之力,贾代化在读书人的心目之中形象很好,大家都觉得他这样的人做皇帝,比干朝只知道增税的皇帝好多了,参加恩科的人不在少数,大大缓解了官员不足的问题。

不过贾代化也吸取了历史教训,坚决不搞什么官员终身制。所有新朝官员,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无功即是过,夺官给能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