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 对凤姐儿来说,不啻晴天霹雳。

凤姐儿这会儿才记起了当初生大姐儿的时候,自己仗着年轻、身子好、恢复快, 便没听大夫的话。何况,那时她才刚主持中馈一年,正是立威的好时候,如何肯就这么安安生生地歇着呢?磕磕绊绊地生下了大姐儿,身子也不大好。

后来这几年过来,凤姐儿再累、几乎也没再休息过。凤姐躺着床上,惨白着脸,想着大夫的话,心里五味杂陈,复杂难言。

作为要袭爵的奶奶来说,不能再怀孕,是多大的一件事,凤姐儿再清楚不过了。何况,贾琏对自己早有了嫌隙、芥蒂,若要叫贾琏知道了这么大一个把柄,贾琏只怕能趁机做出休妻的事情。

所以,凤姐儿给了大夫一笔银子,收买了大夫,偷偷瞒着这个消息。只暗地里吃药,暗中调养。

这回,府里的权利、凤姐儿想不放手也不行了。

王夫人对此心头也有些复杂。对自己这个侄女,她曾经是真的很喜欢的,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份喜欢就夹杂了其它的东西,再不纯碎了。甚至,开始掺杂着利用、欺瞒、哄骗,必要时候也可以牺牲掉。

谁叫她跟自己从根本上就形成了利益上的冲突呢!不管是府里的产业、钱财、爵位,王夫人都不可能放手。所以,凤姐儿没有儿子,只有巧姐一个姑娘,最高兴的便是王夫人了。在贾琏拿着凤姐儿无子之事折腾的时候,王夫人也能立场坚定地站在侄女这边,劝贾琏、劝贾母、嫡子重要。

一直叫凤姐儿管着府里一大摊子的事情,整日操劳。王夫人未尝没有这个意思。

如今,凤姐儿真的小产了,王夫人窃喜之时又难免觉得有些晦气。还在正月便出了这种事,可别影响了今年的运道!

好在年后,又收到了兄长王子腾的家书,说是年前又升了官职。这才叫王夫人欣喜起来,不由自主地又把功劳往自己女儿元春身上揽,暗觉今年该是继续红火的一年。

因着凤姐儿坐小月子,王夫人便从凤姐儿手里接过了管家权。只是王夫人久不理事,自己个儿处理两日下来,精神便不济了。思索了一下家中可帮衬之人,算来算去也只李纨和探春可使了。便将一些琐碎的事情,交由二人协助处理。

要说只李纨和探春管事也就罢了,毕竟二人都是荣国府的主子,没什么好辩驳的。可是,王夫人竟是又请了宝钗一同帮衬着。这通操作真可谓是很可以了,从哪里看也轮不到宝钗这个客人协助荣国府管理内务吧?

除非,宝钗还有新的身份。

一份跟荣国府息息相关的身份。因而,府里盛传,宝钗只怕很快就要嫁入荣国府,成为他们府里的准宝二奶奶了。没看太太已经给她儿媳妇铺路了嘛!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瞒不过贾母去。可是,贾母得到消息的时候,王夫人早已经下了命令了。压根就没提前跟贾母商量。宝钗已经走马上任了,再将宝钗撤了,没有道理不说,说不得还得让人看了笑话。

贾母只得暗自忍了下来。心里却不舒坦,这王氏是越来越拎不清了,这样的事情居然连商量都没商量就自己做主,可见是越来越不把自己放眼里了。贾母过了这么多年老封君的日子,少有不如意的,这么心里一憋闷,身体便有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