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我前几天看了一个报告,你也瞧瞧,然后给我讲你的看法。”牛儒正从桌子上拿起一个文件夹,递给了萧奇。

“中日房地产泡沫对比关系”。

萧奇看着这个标题,微微的点点头,翻开之后,看到的是一张张图表和文字的对比,洋洋洒洒上万字,却也的确花了一番心思。

这份报告文件,讲的就是一个主题:中国房地产的泡沫,会和日本一样,在五年之后就破灭崩盘。

日本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开始,日元急速升值,1986年各种资金就开始流向房地产,到达1987年房价就比1985年飙升三倍,1988年则慢慢的回降,却被连续拍出的地王继续拉升房价。

如此持续到了1991年,日本房价终于是支撑不住,直接崩盘,从而引起数百万的日本人资不抵债,一夜之间变成了穷光蛋,而且还背负着银行的巨额债务,直到十几年后,日本的房地产都没有恢复过来。

第0309章 想要吸取日本的教训

按照日本的来推算,恰好去年2005年,中国的人民币就在美国的压力下,大幅度的开始了攀升,到达目前为止,已经从年初的1:8的汇率,变成了1:788,比起稳定超过十年的827的中间价,已经升值超过5。

而在今年的2006年,各种资金恰好的也开始流入了房地产,各地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土地市场,已经有了大幅升温的架势。

把中国的现状,拿去和日本当年一比,还真能发现有许多的相同之处,所以一些国务院政策室的专家们,立刻就有了警觉,开始讨论起了和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关系,用来警示中央的各部门和大员们。

专家们预测就是,如果放任中国的热钱流入房地产,那么很有可能过几年后,就会重蹈日本的覆辙,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的创伤,从而让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成就化为乌有。

萧奇最近恶补了许多的经济知识,中国和国外的各种经济资料、文献都不断的在学习,再也不是最初转世重生回来的什么都不大懂的技术宅男。

看到这个警示,萧奇发现其实中央的专家们,并不比以后网上说的那么无能,从他们这么快就能有所行动,证明人家也不是吃白饭的。

恐怕最后也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专家们的建议,才没有真正被地方执行。

“现在地方财政是非常的困难,许多的建设都没办法进行。所以很多地方,都以卖出土地来获取大量的资金,作为地方财政的重大补充。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就会促使房地产升温,从而造成房价的持续上涨。”见到他看完,牛儒正缓缓的道,“这种趋势短时间内无法避免,如今我们中央担心的就是,这个房地产的持续升温,到底会给民众们带来多大的负担!会不会真的像日本一样的崩盘,那样的话,我们就成为了历史的罪人了。”

通过大量的吸收经济知识,特别是翻阅国外的资料,萧奇知道为什么地方财政会经常入不敷出的原因,正是在于当年朱老总推行的分税制,一下子将几乎所有的税收都统一收到了中央,从而导致了地方财政什么都要靠中央拨款,对城市建设方面,不得不说,是有一些阻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