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2页

连汽车行业都这样,更别提电视机行业了,那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长红原董事长,很多决策非常激进,导致了失误连连,不能说和他面临的沉重工人负担有些关联——一个从1958年就开始开工的工厂,十几二十万的退休工人和他们的家属,7万的在职员工和家属,和东方大众的负担相比,也毫不逊色啊!

长红的沉重负担,并没有随着杨润勇的上任而消散,也正是由于这种背负着的同样巨大压力,所以杨润勇这两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突围。

但一个没有多少核心知识产权的公司,想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里突围,这是何等的困难?

当年的显像管电视机大战,长红的技术储备倒是足够,所以他们敢率先打响价格战,靠着人工便宜和走量的方式,打得日系电视机厂商落花流水。

但到了液晶电视时代,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公司,靠着各种专利和生产技术,直接把液晶屏幕的定价权掌握在手里,导致了中国的电视机厂商在液晶屏幕的成本上,就多出了他们一大截,这下子价格战是怎么都无法打起来了。

既然价格战无法打起来,那么长红液晶电视的很多缺点就因此暴露了出来,从而在竞争力上大大的弱于几大合资厂商,从而渐渐的消失在了主流的电视机厂商之外。

人们现在记得的是索尼、夏普、松下、日立、东芝、三星和lg,国产的电视机虽然销量上能和他们对等,但名气上却是远远比不上的。

而就算是国产电视厂商里面,长红现在都排不进前三了。

如此日落西山的长红,能得到中国首富的赞扬,杨润勇自然是很高兴的了。

迎接的场面做得并不太大,上百个穿着制服的长红职工们,在门口列队欢迎,显得热情十足。

别说是萧奇,就是沈舞烟也见过了许多这种场面,所以丝毫不怯场的,边走边和杨润勇聊着天。

能在场参加欢迎的职工,五官身高都是非常出色的,他们看着被两位大领导小心翼翼陪着的萧奇和沈舞烟,笑容之中,是说不出的羡慕和崇拜。

瞧瞧吧!

一个20岁,一个19岁,却已经达到了这种地步,真是天才不能比啊!

然而,转头想起了这两个富贵逼人的年轻人,可能给长红带来的各种利益,他们又开始有些畅想了起来。

实际上,知道了萧奇和那位上了《时代周刊》的小鸟网天才女孩总裁要过来谈生意,长红集团从上到下都是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