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页

一个公司想要上市,那么就需要有市场操作经验的银行,替他们搞定一切有关于上市的手续、程序问题,这样他们基本上就用不着去涉及自己不熟悉的方面,坐等着公司上市后收钱就行了。

但银行可不是在白做,他们收取的报酬也是非常昂贵的,通常都是以1块钱的价格,买下10或者20的原始股份,等到这家公司上市之后,股价大涨,通常一转手就是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利润——美国银行做建设银行的io就赚了数百亿的人民币!这比抢的都来得快!

第三个的金融衍生产品,是最近几十年兴起的一种事物,但是发展得非常的快,做得好了完全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比前面的两周都还要赚得多。

但这种金融衍生产品需要的专业精英,就不是一般银行能负担得起的了,只有高盛、花旗、美林等等巨头,才能够养得起他们,才能通过他们做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全世界各地的到处骗钱!

可怜的是,这三个好事儿都轮不到国新银行,他们根本就没有实力,没有名气,别人根本不会因为上面的三种事情找他们。

他们现在为止最大的利润来源,只不过是同行间的利率拆借,每年的利润算下来仅仅是几亿不到。

其实正常的小银行,利润就只有这么多,不过不到5的资本回报率,让两大股东陆家和黄家非常的不满,特别是如今网络科技如此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们都想要投入新的领域,赚取大笔大笔的金钱,总比每年吃得饱却富贵不了好多了。

他们的这种心思,在随着国新银行不断的股价下跌,已经是到达了顶峰。

招商银行一直在永隆银行和国新银行之间来回的谈价格,两家银行都是知道的,而且香港的银行界也都是知道的。

两家银行都是私人家族银行,可是地位和档次不同,自然底气就不一样。

永隆银行排得到香港银行的前十名,规模非常大,自然想要卖一个好价钱。

可国新银行不一样,它的规模那么小,大股东们自然是希望能有一个合适的价格就可以出手了。

但招商银行又不是傻子,眼看着随着次贷危机,香港受到的冲击会非常的大,当然乐意再等到价格再低点的时候再说。

于是这段时间招商银行的各种接触,反而是停顿了下来,让两家银行心里难免有些揣揣。

于民伟给萧奇来过电话,说明了其中的缘由,萧奇自然是完全赞同。

现在一来逍遥商城的顾客们都还没有习惯逍遥钱包,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用度;二来逍遥大厦都没有修建好,买下银行后也是没有办法开展业务的啊,更别说那进入内地省份的各种审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