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很快,出来的几位大贵人皆称赞公主妙思,又露出神往难忘之神色,都道去了隆平公主的春日宴,那旁的宴席便是再精致也枉然。

这次宴席给隆平公主打开了社交之门,可她却反而不大交际了,即便是再多的请帖,至多也只应一张,紧闭宫门,修行自身。反倒叫人称赞颇有江绾之风。

盛宴上用过的浣月玉碗筷,因其贵重难制,即便是顶尖豪门,也未必有收藏,故而皆叫公主私下卖了,赚得的银两皆用来以皇室名义布施粥菜。

虽说是私下做的,名声却不胫而走,如此,深居简出的隆平公主,又得了乐善好施,观音在世的美名。

从那一年起,京城贵女无不以被隆平公主称赞而自豪,更多的则效仿起公主着装语气。

年少隆平公主洗净铅华,跃然而上,成了京城人人争相交往的贵人。

在顺徵宴之后,隆平公主的每一趟宴席皆十分独特而有趣味,不论是否奢华,却皆叫人难以忘怀。

直到今年,隆平大长公主已然迟暮。

当年宠溺她的父皇驾崩多年,如影随形的贵女们大多离世。这或许是她此生最后一次盛宴。

只为了她最珍贵的乖宝。

第68章

然而大长公主这趟宴席,却并非是她本人所策。

在教会阿瑜一些宴席基本常识之后,大长公主便把自己用惯的几个管事奴才都丢给阿瑜,叫小孙女自己想,该怎么请人呐,又该把场地设置在哪儿,菜色都要走哪派……

大长公主事先说好了,阿瑜一应的要求,他们都得满足,就算要把宴席开上九重天去,也得给她把法子想好!

当然,阿瑜肯定不会要把宴开上天,她没这么无理取闹。

她就琢磨着,开甚么样的宴席好呢?

小姑娘自己其实不知道,大长公主设这样的宴席,其实端是为了她一人。

她很快便有了自己的想头。

大长公主年事已高,而阿瑜从前也听过一些老太太年轻时候的事体,她一直觉得,看着现在的老太太,实在难以想象她从前的模样。

听闻老太太少女时会鞭法,曾有言官向高祖进谏,说公主殿下年少不知事,只吾朝人士多慕雅,公主虽仪态端庄,却少了雅性,还爱舞鞭弄剑,容易招惹流言,恐在婚嫁上有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