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李爷爷,我哪里有啊,这个包里给您带了我妈做的腌菜和腊肉,可好吃了还有,我做的耳套,您散步的时候可以戴上,不冻耳朵"聂曼卿赶紧送上从家里带来的一包吃的用的。

"这还差不多"老爷子也不差这么点吃的用的,只是看到聂曼卿还记得给他带而开心。

"耳朵是不行了,神仙也治不好了,声带并没有彻底坏死,针灸配上药,倒是还有点希望"老爷子这里有些简单的仪器,他查看了小孩的耳朵和喉咙,下了结论。

"能治好一点是一点,谢谢李爷爷了"聂曼卿说着拉了拉小孩,给他使眼色,小孩很识相的给李老爷子抱拳鞠躬道谢,让老爷子有些惊讶。

"这孩子倒是灵性"李老爷子看着小孩清透的眼睛说了句,他看出来这病年头也不小了,也就是说,从还听不懂人说话到现在,他只凭视觉接收外界信息,能这样有礼貌用手势和口型表达意思很不错

李老爷子答应聂曼卿帮小孩看病,让她每周带小孩一起来。聂曼卿和小孩在李老爷子那里坐了将近两个多小时就回去了。

聂曼卿上班的日子和以前没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个小孩,每次从食堂打饭都打双份儿的。周末照旧去李老爷子那里,小孩接受李老爷子的针灸,她依旧做苦力,冬天有暖房,倒是不冷。不知道李老爷子用了什么办法,竟然教会了小孩下棋,针灸完就对坐下棋,一老一少对比实在太明显了。

大西晨报主编办公室内。

"主编,我们报社现在真的是无人可用了,您也知道,以前的老班子就是一群老弱病残,还有家事拖累,你看看这胳膊腿哪里还经得起长途跋涉,更何况时枪林弹雨了,壮劳力也就小刘,小王和小江了,小刘现在负伤回来,小王竟然吓的在骑车时摔断了腿,小江干脆调职走了,年轻点的女同志就小陆,小范和小聂了,小陆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是市里陆局长的小女儿,小范这刚结婚又怀孕了,自然是去不得,至于,小聂,哎,那就是一孩子,跟个玻璃娃娃一样,怎么也不能让我们送那种地方受苦啊"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有些发愁的跟坐在桌子对面的一个看上去有些病殃殃的中年男子说着话。

"我们是时报,怎么能没有前线的有关图文新闻,大家都关注着呢,百废待兴啊,晚报那边可一直都有人在,最新的采访和我们这边不能断了人,就让小聂去吧,锻炼才又成长嘛,不能吃苦的人有什么用?!"男子敲了敲桌面语气无波的说道。

"这怎么行啊,小聂那孩子,实在不合适,她才来上班半年,我看还是等小刘伤好了让他再去吧"女人不忍的说道。

"等小刘伤好,这仗都打完了!就这么定了,现在的温度比小刘去时可高了不少,也就让小聂去一个多月,等小刘伤好了就换她回来"男子很快敲定了这件事儿,挥手让那女人出去了。

"小聂,这事儿,你考虑下,最多呆两个月就回来了。条件虽然艰苦,补贴也多,回来后资历可就不一样了,履历上看着也好看,对以后事业的发展只有好处。这也是主编的意思,不过你要是怕苦不愿意去,也没关系"那个女人出去后就叫来聂曼卿将事情讲了,虽然说是让聂曼卿选择,可口气上已然替她做了决定。

"曼曼,怎么了?"怀孕两个多月的小范以前和聂曼卿住过一个宿舍,看到聂曼卿从办公室出来心事重重的样子就问道。

"让我接替刘哥去"聂曼卿说道。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派遣,她一点准备也没有,吃苦她倒是不怕,危险她也不怕,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给家里人说,小孩还要送回家的

"曼曼,坚决不能同意去啊,刘哥那么猛的人,都负伤回来了,据说是被炸弹碎片击中胸部,肋骨都碎了!还有,你知道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传闻"小范绘声绘色的说着,据说战前动员大会上,一首长问军士们还有什么要求,有个年轻的小兵就提出看一下随同的那个女记者的胸脯,那女记者也是个人物,当场就解了衣服让全体官兵看了,全体官兵向那位女记者敬礼致以最高的敬意。那些出征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二十岁左右,血气方刚,几乎都没结过婚,很多人连恋爱都没谈过,对女人自然很有好奇心。如果是平时,那这人肯定要被群殴的,可是这是战时,对这些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即将慷慨赴死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要求却透着心酸,而那个女记者的做法更是被传颂。

"你看你一个小姑娘,去那里不是掉狼窝了吗?万一提出什么奇怪的要求,你说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啊"小范说了那故事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