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页

倒是当地人比较喜欢,尤其冬天农闲的时候,都喜欢装一挎兜毛嗑儿,一来是闲嘎达牙,二来呢,冬天吃两顿饭,这个多少也能顶点饿。

根据田小胖的观察,毛嗑儿的说法,应该是向日葵在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大人小孩就喜欢把向日葵头用镰刀割下来一个,然后把圆盘表面的那些东西敲掉,再把向日葵头掰成两半,用手扒拉下来一粒粒的种子,嗑着吃。

这时候的瓜子,还没完全成熟,外皮甚至都比较软。小孩子嫌扒皮麻烦,直接塞嘴里,连皮儿都一起嚼着吃了。

而里面的瓜子仁呢,也比较软嫩,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小娃子放牛的时候,都喜欢整个向日葵头,吃着玩。

那么为啥叫毛嗑儿呢,就是因为这时候的向日葵种子表面,因为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有一层细小的绒毛,毛嘟嘟的,所以,才叫毛嗑儿的。

话说老道弄了个毛磕儿头,自个嗑了半拉,剩下的一般,回家给花鹦鹉了,这个就算是犒劳了。

气得花鹦鹉用爪子把毛嗑儿头都抓烂了:俺费这么大劲,挨骂不说,甚至还挨打,你半拉毛磕儿头就给俺打发了啊,俺要罢工——

不说这对主仆的矫情事儿,田小胖领着娃子们回村,直奔粉坊,兑现早上的承诺:要领着娃儿们吃水粉儿。

粉坊还是原来的老屋子,后墙都快倒了,上些日子又重新用土坯垒的。一共是三四间房的样子,都通着。屋里也没吊棚,直接都看到上边的大柁了。

这样主要是为了增加屋里的空间,而且漏粉的时候,热气腾腾的,有棚也架不住熏。

粉坊的房山头就有个大水池子,是用来洗土豆子的。因为土豆从土里弄出来,外皮难免会沾着泥土啥的。就需要先在池子里,由几个妇女负责清洗。

土豆太多,水又凉,当然不能用手洗,就用木头耙子,来回搂,把土豆表面的泥土都涮掉。当然,也不能弄的非常干净,所以在制出来粉面子之后,有白花花的白粉面子,还会有少量颜色发黑的黑粉面子。

这个黑粉面子,就是杂质比较多,吃起来有点牙碜。不过呢,价格比较便宜,适合蒸干粮吃。里面包上点酸菜馅,蒸完之后,一个个黑乎乎的,跟黑煤球似的。不过呢,吃起来还是不错的,比较劲道。

洗干净之后,再用长柄的大号笊篱,把土豆从池子里面捞出来,准备上磨。

田小胖先领着娃子们,在这把手洗干净,然后,他就先进到粉坊里面转悠。

屋里,也有十多个人在忙活着呢,漏粉这活,技术性最强的就是一位“漏粉匠儿”,剩下的,多数都是力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