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这些人看着平平无奇,实际上大有来头。

那名和尚是静柏观的观主张义清,静柏观在契朝名声很大,明都达官贵人都以结识张义清为荣。

两个大儒的学生遍布契朝各地。

辅国公与这四个人谈话,特意让云泽在旁边煎茶。

他们年轻时就和辅国公认识,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

茶香幽幽,云泽在旁边坐了一个时辰,听这几个人从五帝三王谈到《易》,他早上没有睡够,对这些人谈的话题不感兴趣,眼睛刚刚打算闭上,辅国公在他手臂上掐了一把,将话题拉到了当下朝政上来。

“陛下年少无权,真不知未来江山如何。”

钟行已经废过了一个皇帝,如今皇室衰微,人人都能看出钟行有篡位之心,多数大臣和宗室并不愿意寥州王族当权。钟行出身低下手段残暴,他们不会服从钟行。

辅国公看向了那两名大儒:“子穆、怀远,你们怎么看?”

他们两人的门生遍布天下,消息十分灵通,当今士子对摄政王的态度如何,这两人最清楚不过。

其中一人道:“天道有常,我等不能妄议。”

辅国公府要明确的站队了。

来明都之前他曾想过以死保全清白,绝对不能屈从于钟行这个奸贼,来明都之后发现钟行确实有帝王之相。

但是,他的心里又对年少的君主有一丝丝隐秘的期望。

现在是很关键的时刻,摄政王不满足于昀州提供的粮草,又暗中命令王寒松再出兵支援玮州。这道命令并非天子下达,王寒松一旦出兵,就代表他成了钟行阵营的官员,昀州听候摄政王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