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与西方不同,大明走自己的路

“很是!”

朱由校点了点头,就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别的良策,使天下增长的财富更多的体现在生产者身上,让天下人真正知道,劳动者光荣!而不至于汉人自甘堕落,不肯为民,而愿为豪门牛马!”

在听了毕自严的阐述后,再加上眼下的经历,他也不由得发现,原来历史上大明在隆万时期虽然经济高度发展,却未能出现资本主义转型,敢情是因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模式出了问题。

经济发展后增加的财富全到了大地主大官僚手中,成了这些人挥霍的资本,百姓日子反而越来越艰难,大型工厂也就开不起来,因为大地主大官僚不需要廉价工业品,需要昂贵的奢侈工艺品,所以使得经济转型失败。

这让朱由校现在不得不开始思考该如何避免大明继续出现这一现象。

显然一味抄西方的那种模式是不行的,就算大明现在因为全球殖民掠夺可以兴盛很长时间,但如果不注意的话,大明将来还是难免会衰败的。

而且历史已经证明,西方崛起的那些大国们,都会因为资本的自由发展而在强盛后又迅速走向衰落。

大明要想长久兴盛下去,接下来,还得走一条自己的路。

而要走什么路。

是朱由校现在需要寻找到的答案。

“陛下,老臣已想过此事,而老臣认为,朝廷当控扼眼下商品经济之自由发展,适当予以控制,而朝廷要有控制之力,当使天下暴利之行当依旧由朝廷专营,实行官进民退之方略,民间商人经营工厂大多只知极尽所能地盘剥工人,使工人虽辛劳而不富裕,而眼下只能朝廷大兴官营之产业,若陛下以前在天津兴办官营产业养数十万流民一样,而将官营之利更多的分于工人,甚至分股于工人,让工人持股,则工人则劳必有得也!”

毕自严这时候则回答了自己所想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