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月也看到了她的不乐意,其实挺能谅解的,摸了摸陈梓澜的脑袋安慰道:“现在家里头就这条件,等后头的厢房建起来了,你们想怎么布置都可以的。”她指了指后头还在打地基的部分说到。

说罢,也不管她们的小心思,指挥着秦嫂将东西都如今仅有的三间房里头搬,带着阿香开始四处看看,想着该怎么改造。

老陈头停了马车之后就叫上小祥开始在附近走动,熟悉熟悉地理位置。他们还得去看看这工程的进度,柳立成张罗了人在后头开工,农闲时,人手充足,估计就三五日的功夫,后头的厢房就能建起来。

既然他们都回来了,礼数还是要做足的,该要出面的时候,绝对不能含糊。这会儿他拿上了从城里带回来的香烟和糖果去了,联络联络感情,以后也好在村里头扎根。

柳明月对这处房子有很深的感情,现下是荒了,从前她娘还在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她指了指前头的空地,“从这儿砌出来一条道,正好把院子划出来几块,种点菜蔬,建个亭子,打个水井,就尽够了。”

她在院子里头走着,一边走一边跟阿香说道,“外头院子要不要围起来,可以用竹子建了篱笆能稍微防着点。”农村里头人都养鸡养鸭,若是种菜的话,还是很有必要的。“要不在院子后头建个鸡舍,可以养些鸡鸭,自家人吃就尽够了。”

阿香听到鸡鸭,原本还有些颓然的情绪尽数散尽,两眼放光,兴高采烈地毛遂自荐道:“姨娘,让我来吧,我会喂鸡,以前在家的时候,家里头的鸡鸭都是我照顾的。”能为这个家做点贡献,找到自己的价值,阿香突然就开心了很多。

人果然还是要被需要,找到存在的价值,才能算是有了情感寄托,才能活得开心些。

“行,午后问问村里头的人,看看能不能请一队打井的来,院子好好收拾收拾,还是好看的。”她往里头走,准备去给秦嫂帮忙,“阿香,进来帮忙吧,先收拾收拾,等会儿再跟我一起出去村里头转转。”

东西还需要规整,但是缺这少那的,需要补的东西还很多。柳明月心里头有数,这会儿只是拿着笔开始列,到时候无论是托了老陈头到镇上添置,还是她自己去一趟都行。

一行人齐心协力下,好歹是把床铺给收拾出来了。

如今就三间房,左右两边的是里外两间,中间的前半截是客厅。柳明月带着秦嫂和两个小孩儿一起住正房,左边是陈叔跟小祥,右边是陈梓澜和陈梓湘,小豆子带着弟弟杆子就跟着阿香在她们的外间,勉勉强强算是安置下来了。

后头一排三间厢房,等建好了,就能住的宽裕些。至于女孩儿家该有的东西,柳明月一样都不想少给她们。

将带回来的缝纫机放在外间的窗边,家里头的家具,除了原本留下来的一些老破玩意儿,其他的都是柳立成从村里头的木匠处拉来的,还算新。缝纫机搭了个台子,角落里头堆着三个箱子,都是从镇上采买的各式布料。

接下来她还需要赶紧给孩子们多做一身衣裳出来,不然光靠买回来的和他们原先的那些光彩华服,很容易出问题。

要是到时候给村里头的人留下一个有钱的印象,只怕再过几年,日子就难过了。柳明月心里头暗暗盘算着,将这些都一一罗列上,生怕自己又给忘了。

等老陈头回来后,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倒是生出几分感慨来。这一次他是真的觉得回对了。不仅仅是他们在镇上时就听到了打仗的风声,更主要的是,柳家村的确是个非常团结,很有人情味儿的地方。

柳明月自己还有事儿,她只把刚刚写好的东西递给他,“等陈叔空闲了,还得去镇上将这些东西买回来,如今过日子是可以了,但是要日子过得好,还是要多准备些。”她反正是不会跟老陈头客气的,直接就说了。

至于他是如何安排的,柳明月没再管,她也没空管。

就在老陈头跟村里头来帮忙建房子的人熟稔起来之后,柳明月也迎来了村人的拜访。除了邻里,最主要的就是她的族亲们,要知道,她爷爷有好几兄弟,光是堂兄表弟,姐儿妹儿的就一大堆呢。

来了自然不能不招待,柳明月大概能认出来小部分,剩下的都是没印象的。不过她也就一句话,等过段日子这房子起好了就会办温居宴,“到时候大家可都要赏脸来吃饭啊,明月离乡多年,拖家带口地回来,到底是给大家伙儿添麻烦了。”

花花轿子人人抬,她客气了,大家自然也就客气了。“这有什么的,听说妹妹准备把两辆马车都捐给村里了,这可是不小的贡献了。”徐燕是牛兰芳的妯娌,这会儿抱着才刚刚满三岁的儿子图图站在边上,搭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