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不如牛兰芳受欢迎,可在村里头还是有些交际的,她开口后,好几个跟她年纪相仿的年轻妇人便开始跟着附和,氛围一下子就好很多了。

就这么聊了一会儿,大家就彼此熟悉起来了。好些个柳明月从前的儿时玩伴都纷纷找到了她,好歹算是互通了信息。

柳明月将人送出去时,看着这些衣着朴素,身材已然走样,抱着孩子的人,心里头感慨万千。一边告诫自己要好好保养,一边也在遗憾,跟了陈地主这些年,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来。

“姨娘,旻哥儿醒了,一直找你呢。”秦嫂抱着陈梓旻出来了,将他放到柳明月怀里,“淳姐儿还在睡着,我先去看着她,阿香说厨房已经收拾好了,等会儿晚上我们就简单做些吃的,正好把村里头人送的东西用上。”

他们在镇上的时候也有采买一些东西,可到底还是不够,“没事儿,先将就一两日,我列了单子给陈叔,你等会儿去看看还缺什么,到时候一块儿给办了就成了。”柳明月随口说道:“外头的那块地已经让人开出来了,到时候我们也种些菜,总不能日日在外头买。”

农家人可不兴买菜的,都是自给自足。原本这个房子的边上就是一块大概三分地大小的空地,柳立成给划出来了给了柳明月,肯定是要利用起来的。

等这个小菜园子长成了,自给自足肯定是没问题的。她觉得村长的弟媳徐燕就挺好的,到时候上门请教一下,总能种好。

“幸好姨娘聪明,这些东西备得够多,要不然来了这么些人,还真是抓瞎了。”阿香将桌子上的瓜果糖糕等东西规整好,“别说,大家都挺有分寸的,以前在老家,若是能见着这些,肯定是要抢的。”

尤其是村里头的大老娘们,她们可不知道客气两个字怎么写的。

柳明月却是心知肚明,大概是柳立成的功劳。大家都知道她的情况,却不敢说,大抵有一部分原因,是她的阔绰,什么人才会阔绰,起码自己是有的。

一个有钱有点能力的人,大家肯定都不愿意得罪,还未摸清楚情况的时候,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大概是觉着捧着些也无妨吧。

陈梓旻靠在柳明月的怀里,听着大人们说着话,愣愣的,有些集中不了精神。

第六章

安顿下来之后,老陈头跑了几次城里,从一开始只有他自己用车,到帮忙建房的其中一个汉子的婆娘搭车,到后来,几乎就是满载出行。大家习惯有马车的同时,柳明月一家也开始融入这个村庄。

后头的厢房建好之后,后院还建了个小鸡窝,边上建了猪圈。至于厕所和浴室,就是在厢房的另一边,外围用篱笆扎紧,插上从山上迁来的刺玫,倒是挺别致的。

柳立成请了打井队的来,在前头给打了个井,加上新建亭子,以及开好的菜地,已然是有了一个农家庭院该有的样子。柳明月请了牛兰芳帮忙,买了只母鸡并十几只小鸡,养在后头,猪圈里头也放进去一公一母各俩,小豆子跟着阿香,每日都有干不完的活。

柳明月养尊处优这么些年,如今重归田园生活,虽不用她拿着锄头开地,可浇水播种,家里头头尾尾的活儿总得搭把手,日子就这么步入了正轨。

村里头并没有学堂可以供孩子们读书,柳明月自己学识一般般,但是教两个女孩儿绰绰有余。在跟了陈地主之后自学的,以及后来因为孩子们而吸收到的东西,足够她教导陈梓澜和陈梓湘。

每日清早起来,她就帮着秦嫂准备一家子的早饭,吃完阿香会收拾,她带着几个孩子进入学习状态。而秦嫂就会开始洗一家子的衣服,阿香带着小豆子去割猪草,老陈头带着小祥用马去田里头帮忙。

午饭后,小憩一会儿,便是新的学习内容。柳明月给她们上课,除了做衣服,还有简单的刺绣等,好歹多门手艺傍身。

陈梓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有些吃力,但是陈梓澜不同,她跟着二姨娘学了不少东西,随身还带着一把二胡。如今没了二姨娘这个师傅,她只能通过自己摸索,不断练习以往学过的曲子,不至于退步了去罢了。

为着这个特长不被荒废,也是为了给她一个情绪的宣泄出口,柳明月总觉得陈梓澜的性子太冲,当然,陈梓湘又太沉。

上辈子她们过得苦,生活将她们的棱角都磨平了,即使是陈梓澜,后来也妥协嫁了只能说是一般的丈夫,过着平静如水的日子。再来一次,柳明月希望在引导她们过更好的生活之外,保持住他们个性。

“陈叔,我听说外头已经开始打仗了?”如今已是六月,等月底了,他们这儿就该解放了,等到十月建国后,一切就开始了。柳明月即使回了村里,对外头的信息还是很留意的,会让小祥给她带报纸,也会带着家里头的孩子一起了解,“家里头的粮食可备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