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大肆铺张,或者是直接将粮食给卖了,那就真的是没办法。村里人的粮食有多少柳立成心里是有数的,他也知道有些人心动也行动了,这会儿还是没拆穿。

他的话音刚落,其中一个男人的脸色就变了。“队长,要不找陈叔问问,他见多识广,肯定能有办法的。”要是早知道是这样,他就不该将家里的粮食给卖了,这下可好,夏粮是没着落了,秋里的天气还不知道,若还是如此,那……

几乎是瞬间,他们对未来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那要是再接下来天气一直不好,可怎么办?”大家的存粮就这么多,要是持续的时间长了,可不是更难了。

柳立成想了想,深深叹了口气,“等着吧,族里会有决定的。实在不行,就把地里的苗给翻了种红薯。好歹我们还有个粮仓,难的时候,打个报告上去,征用了就征用了,能顶一段时间。”至于多长时间,还真的不好说。

至于是不是该换红薯,还得等过段时间看。“你们在自留地里也该多种些红薯吧,地里也多上心,还得交公粮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减免的,该交的交,实在不行就欠着,以后还是得还的。

想到这儿,柳立成也不乐意在这儿跟他们瞎聊了,抬脚就往老陈头那儿去了。他得去请教请教,到底该不该换成红薯种下,紧赶慢赶的能在入秋前有收成。

只是这样一来,该往公社那边交的粮食就不够了。到时候他这个大队长怕是得挨批,说不定还会被撸下来。柳立成倒不是留恋这个位置以及队长的权力,只是要是他下来了,以后在村里头的话语权绝对会慢慢变小。

他得好好掂量着些,不能太过冲动,省的下错了决定,日后后悔了也没地方哭去。

老陈头可能也早有预料,在见到柳立成的时候就直接拉着他往族老那儿去了。他前头已经带着陈梓旻说过,村里头也有过决策,对此有一些备案。虽然不是十分的信任,可该做的准备都没落下。

过年的时候天气就不太好,大家都愁着呢,方法想了不知道多少。这会儿夏天都快来了,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夏粮绝对是要泡汤的。

一切都印证了陈梓旻当初的话,那么他们就该相信,接下来的天气是不容乐观的。要是按着他的推测,后头还有一年多呢,早早换了红薯,怕是还能保住一些收成,混个肚饱,不至于过不下去。

要知道,从旧社会过来的他可清楚了,当年流寇四乱的时候,日子难的真心叫人发慌,饿死人的事儿也是有过的。若是在他当着队长的时候出了这样的事儿,柳立成觉得自己怕是无颜面对柳家的祖宗们,怕是以死谢罪都没脸。

这边柳家村的人都想着法子呢,那边钱安却因为同事家里有事儿,自己接下来几天要去出差。临走前,带着柳明月回来收拾些东西。

要不是陈梓淳还要上学,柳明月的月份还不算很大,他都想将人送到村里头来住着。好歹这么多人帮忙看着也安心些,在家属楼里,柳明月也没多少亲近的人,左邻右舍只能是稍稍帮着看顾,可不会多紧张上心。

加上这段时间约好的大婶家里还有些事儿没来,可不是都赶巧了。

钱安就上了半天班,下午带着柳明月就往村里赶来了。就是这么刚好,他们刚到家门口呢,就碰到了从家门口出来的老陈头和柳立成。

“你来的正好,一块儿去听听,给帮着出出主意。”柳立成一看到钱安,跟中了彩票一样高兴,赶忙拉着钱安往外走,还不忘转头跟柳明月交代了一声:“你好好在家待着,我带他们去见见族老,商量村里头的事儿。”

柳明月的肚子已经微微隆起,能明显感觉到她身上浓浓的孕味儿,柳立成照顾她的情绪,特意嘱咐了一声。当然了,落在后头的老陈头还是拉着她稍稍吩咐了几句,叫她明白是为了什么事儿,才跟着柳立成走了。

刘婷婷已经开始回去上课了,刘林被放在她娘家,等下课了她才顺路带回来。如今小祥也转了岗,不常出差,每日都会回家来,稍稍给刘婷婷搭把手,日子也算是过得下去。

钱安出差也就几天的时间,其实镇上什么东西都不缺,不过前头将他从外国带回来的带轮的藤箱带回来了,这不,为着方便还是得回来一趟。

村里头的变化她都清楚,在陈梓淳到镇上去上学杭州,她改了从前每逢周末就回来的习惯。但老陈头常常会去,她偶尔还会跟着回来大半日,对天气的关注度以及村里头田地的情况都很上心。

她将需要给钱安带的东西收拾好,装进箱子,然后就抬脚往柳立成家去了。男人们去了族老处自然是有事儿商量,但柳明月不想去掺和,还是去牛兰芳那儿坐会儿,顺带等等钱安,更为合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