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年景不好,可牛兰芳的“生意”也没拉下,这个致力于给整个柳家村提供便利的售卖点的确是倔强的生存下来了。

自从柳明月嫁了钱安之后更是稳当了,毕竟他是供销社的主任,这点点小便利还是能够提供的。也因此,大家往镇上跑的次数就少了,索性老陈头就当个跑腿,每日去一趟。

柳明月到的时候,屋里头可不仅仅是牛兰芳一个人。她从她娘家拿了不少的毛线回来,这会儿正带着大家织毛衣呢。今年天气不好,粮食紧缺,半山腰的牛家村可不得积极准备,徐志明很果断地将部分羊毛线出售给附近的人,只接受粮食换。

这不,大家都趁着这个机会换了一些,给家里人织件毛衣。

“你怎么来了!”牛兰芳见了她还是挺惊喜的,拉着她坐下来,“我还想着等周末的时候跟着陈叔去看看你,都快六个月了吧,怎么还是这么瘦。”她倒是没说要送粮食之类的话,毕竟她对柳明月的本事还是有点数的。

边上的几个妇人自然是都接着搭话,就养胎这件事各抒己见。钱安没有女性长辈,柳明月的娘更是已经去世多年,唯一的姑姑还在早前闹掰了,她怀胎后,跟她相熟的人家,尤其是女人们都上心得很。

像牛兰芳,恨不得将自己满腹的关于养育孩子的事儿都倒进柳明月的脑子里。

“那就这么娇气了,不胖才好,我就怕孩子养太大了,生的时候受罪。”她也许久未曾跟村里头的人打交道了,说着话,仿佛回到了从前。

这些日子她虽常回来,可跟村里头的人见面也不过打声招呼,所有关于其他人的消息都是道听途说罢了。而牛兰芳的儿子也在镇上上高中,偶尔还会跟着陈梓旻回家吃饭,常来常往,自然比其他人更亲厚些。

当然,以往她们一直都处得比较好。柳明月不见外地跟她们说起外头的情况,尤其是最近粮食供应有些紧张的消息,“要是可以的话,还是多攒着些。咱们这一片虽说是靠山吃山,地里的粮食出产也算跟得上,可外头日子不好过了,大环境影响还是很严重的。”

其实大家都有所察觉的,尤其是村里头好些在镇上工作的,小道消息就从来都没停下来过。即使最近报纸上都还是歌功颂德,但暗地里什么情况他们也都有所耳闻。

“是啊,要真是日子难过了,那难民不得到处流窜,到时候可真的是麻烦。”从前也曾经听村里头的老人们提起过,兵荒马乱的日子她们也稍稍有那么一点印象,怎么会不害怕。“这一季的粮食还不定能出来呢,日子可怎么过啊。”

要知道,村里头如今就靠着山上的一条小河过活,眼看着久未下雨,水位日趋下降,大家都是很焦心的。

“好在村里头还有几口深井,两匹马也算是强健,到底还是多亏了你。”牛兰芳给柳明月揽功劳,拉着她的手感叹道:“这田地的出息重要,人当然也重要。若是真的没了水,谁还管那地里头的出息。”

先保证饮用水,才能保证粮食。村里头各家各户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积攒的,熬一熬,也能将今年艰难地过下去。若真的粮食欠收,那国家也会下发救济粮,报纸上可都说了,国家储备粮食充足呢。

柳明月没搭话茬,转移到孩子身上。牛兰芳见状,倒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帮着她引导大家的话题。

第六十二章

等钱安商量完回来接她, 她已经跟牛兰芳偷偷透底,说过了镇上的各种情况。接下来的日子她安稳地在镇上待着,每日除了给陈梓淳做饭洗衣, 辅导功课,偶尔还会去孩子的学校看看他们, 生怕他们因为粮食问题克扣了自己。

今天送汤,每天送点心, 总能找到借口去看一看。这样频繁地外出,也叫她了解到目前银柳镇的情况。

她住在供销社的家属楼里,附近的人都是相对来说富裕一些的家庭出身, 自然不至于缺衣少吃。可阿香来时说过, 厂里头的订单少了很多,因为原料供应不足,厂长愁得头发都掉了许多。

柳明月知道还会持续不短的时间, 而且他们这一带本就属于粮食比较丰富的产地, 根本不可能将救济粮留给他们。那么也就意味着, 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全靠他们自己了。

前几日钱安在村里跟族老们说了什么,回来后都跟她坦白了。老陈头是支持柳立成将田地里的稻苗都换成红薯,当然, 不是全部换。除了靠近水源以及灌溉方便的地方之外, 剩余的都应该换, 每家每户的自留地也可以种上。甚至,村里的墙角旮旯都可以利用上。

毕竟红薯除了产量大之外,还能当菜。山上的产出也不少,适当组织大家上山采摘野菜回来晒干,真到了粮绝的时候, 这可都是能救命的。